胃溃疡往往是因为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分泌过多,侵犯自身的胃黏膜,进而导致胃溃疡。西医的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激素药、胃粘膜修复药等治疗,容易出现效果不佳,极易反复发作,副作用较大的问题,中医是可以治疗胃溃疡的,虽然中药治疗胃溃疡时间较西药治疗稍长,但效果确切、副作用很少、愈后不易复发,突出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上采用辨证论治,分型调理,如根据脾胃虚寒型、脾湿胃热型、肝胃不和型等具体的胃溃疡证型,选择温中健脾、调肝清胃、疏肝和胃、理气活血等治法,可对症采用人参健脾丸、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清胃理脾汤等中药方剂加减调理,既缓解和消除胃痛、胃胀、泛酸等症状,又能祛除病根,使得患者胃溃疡的症状体征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且不易反复发作。胃溃疡医案一则:患者男,32岁,初诊诉胃溃疡3年余,在当地接受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近2月反复胃部嘈杂、疼痛加重伴黑便。病史:3年前出现胃部嘈杂,随后出现脘腹部疼痛,伴灼热感,泛酸,多在餐后3小时左右发作,喜按,少量进食后可稍缓解,2月前出现柏油样黑便,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诊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弦脉。造影示:胃大弯溃疡。辨证分析:患者因饮食不节,长期忍饥,比较伤脾胃中气,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水谷不化精微反生痰饮,则嘈杂、泛酸、胃痛诸症作矣。久病及血,瘀血阻络,血不循经,溢于胃肠则见黑便。病位在脾胃,乃虚实夹杂证,中医诊断:胃痛,治法:益气补中,理气化痰,祛瘀止血。选方补中生肌汤加减开中药14剂代煎服,一日一剂,分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外以针灸治疗10次,一日一次。嘱:忌食腌制食品,竹笋、带鱼、绿茶等。二诊,诉服药后胃脘疼痛减轻,胃部嘈杂、灼热、泛酸等症亦减,大便色转黄,续上方加减开中药14剂代煎服。外以针灸治疗。三诊,大便转好,其他诸症发作甚少,续前方加减改开丸剂继续巩固调理。后随访半年,诉胃痛、泛酸、嘈杂等诸症再未发作,自我感觉肠胃蛮舒服。王垚简介:副主任医师,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诊疾论病虽循归前哲,但不因循守旧,崇尚辨证施治。临床诊疗擅长针药并举,尤重正气的补养,强调以后天补先天,对中医胃肠内科、疼痛科等疑难杂症颇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