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跑出伤痛,可能是你跑得不对,怎样跑才

跑步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运动方式,可以控制体重、减少压力、增强免疫力等等,但你真的跑对了吗?有人说,跑步不就是两条腿的事吗?这有什么难的。可实际上,因跑步产生伤痛的人可不少,科学的跑步十分关键!

据统计,拥有跑步习惯的人,60%以上都因跑步受过伤,而一跑就是几个小时的人,受伤的概率更大。明明是为了身体健康才去跑步,可结果却因跑步变得不健康,这可怎么办?难道就不能跑步了吗?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跑步伤痛,多半是因为你的跑步方式有问题,跑步前的准备工作和跑步后的修复工作没做好。因此,科学的跑步步骤非常关键,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还能让你的锻炼事半功倍,有的人就是因为没有遵循标准的跑步流程,才让自己的身体越跑越差。那么,我们该怎样跑步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跑步前的热身训练十分关键,有的人身体还没活动开,四肢处于僵硬的状况下就开始跑步,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提升你的心肺能力,使身体适应运动状态,让你的关节活动开,这样,在运动的过程中才不容易受伤。

并且,没有热身就跑步的人对比充分热身后再跑步的人,运动体验感和运动效果远不如热身跑步的人群。不知道大家在跑步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腹痛的情况?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这并不是生病了,而是因为热身没做好,从而产生岔气,你的身体根本没做好正式运动的准备。那么,怎样热身才是合理且正确的呢?

热身运动自然不能做一些高强度训练,因此热身运动可以选择做做操,将身体各关节活动开,另外,开合跳、高抬腿等也是不错的选择。热身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太短达不到要求,太长则会消耗过多体力,不利于后续的正式运动。

其次,跑步之后可以适当做一点力量训练,可以让你的运动效果更好。因为跑步属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属无氧运动,在跑步中,不仅会消耗脂肪,还会消耗肌肉,长期只跑步的话,会让你的耐力越来越低,肌肉量逐渐下降。那些长期只跑步的人,往往肌肉量不高,身体的皮肤松松垮垮的。

除此之外,跑步后进行力量训练还可以缓解疼痛,而我们之所以在跑步之后会有明显的膝痛,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肌肉耐力不够,身体在告诉你,应该加强力量训练了。但是,跑步之后不要马上进行力量训练,可以短暂休息几分钟之后再进行。

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程度的力量训练,对于新手来说,就不要额外增加重量了,最好徒手进行力量训练,例如深蹲、弓箭步等,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样,你的身体素质会进一步提高,并且体型上也会更加好看。

最后,跑步或力量训练之后的拉伸也至关重要,大家在跑步之后是不是觉得小腿有明显的酸胀感?这是正常现象,但有效的拉伸可以缓解这一情况,不仅能改善肌肉紧张,还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让你的身体从运动模式调整到正常模式。

那些没有拉伸习惯的人,通常身体都比较僵硬,肌肉线条不流畅,看起来就像“死肌肉”,常此下去,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就会增加,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跑步越来越笨重费力。那么,我们在跑步之后应该怎样进行拉伸呢?

第一,拉伸要做全面,不能敷衍了事,需将所有肌肉都进行拉伸,对于跑步来说,下肢的拉伸更为重要。

第二,时间不能太短,每个地方都要拉伸几次,并维持20秒左右,一套完整的拉伸流程所需要的时间不低于十分钟。

第三,动作做到位,标准的拉伸动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只是徒劳无功。看似简单的跑步运动,实则并不简单,但只要记住热身、力量训练、拉伸这三点,就能让你轻松地在跑步过程中收获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跑步并不适于所有人群,例如体重基数过大,下肢关节或肌肉有损伤的人群就不合适。

那么,大家知道这类人适合的运动是什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jx/11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