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治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8818.html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1)
这段解释各家不同,我结合自己看法概要给出胡希恕先生先生的讲解。这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桂枝汤主之”之前,这个一个阴血略有不足的妇人妊娠初期的症候,不是恶阻,后一部分是讲妊娠恶阻。
第一部分:妇人脉相与常人差不多,没有外感,出现了“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的症状,这是妊娠初期阴血不足。桂枝汤证是“阳浮而阴弱”,这是“阴脉小弱”,沉取的时候不足,其人渴,是津液虚,不能食是因为妊娠,血以养胎,所以胃中血少,消化机能差些,不能吃东西,有些呕的症状,注意这个时候用桂枝汤主要是调和脾胃,补充津液就行了,其次才是调和营卫的作用。有些人总认为桂枝汤是发汗的,这个认识非常有问题,像这个你要认为用桂枝汤发汗,那就闹笑话了。有注家解释渴是因为有热,从这个角度看,既然渴,这个热肯定是里热,这就讲不通了。即使是虚热,也成问题,桂枝汤是热药,有热的渴怎么能用呢。
第二部分:就是恶阻,与前一部分没关系,这种恶心呕吐,在六十日的时候开始出现,如果治疗错误,用吐下的方法治疗,过一个月,恐怕就要流产了。怀孕在三个月的时候,的确是容易流产的时间,这个时期不能随便用吐下的法子。
下面是刘渡舟先生看法(绝之:禁止医药之意):
本条是论述妊娠恶阻的辩证,妊娠恶阻,大都在妊娠六十日左右出现。此时胎元初结,经血归胞养胎,胎气未盛,阴血不足,则尺脉小弱,其人口渴。阴血不足,苔热上逆,则不能饮食而恶心呕吐。寸关脉象平和,身无寒热,知无他病,是妊娠反应,为恶阻现象。
治以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方中桂枝调阳气;芍药养阴血;生姜、大枣调和脾胃,滋生气血。
如妇女在断经初期,医生不知怀孕,认为是经闭不行而误治,在断经一个月,就可以出现此证,如更加上吐下泻的,则应当停止服药,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发生问题。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下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获苓丸主之。(2)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妇人原来有症病,就是有痞块,类似子宫肌瘤这类的病,现在月经不来了,过了不到三个月,漏下不止,肚脐上面有胎动,这个是症病引起的。在有症病的情况下月经不来本身有三种情况:
1.第一个确实是怀孕了,症病没什么影响。
.第二个没怀孕,是症病引起了经水不来。
3.第三种情况怀孕了,但是症病也引起了出血。
4.这里有个鉴别,就是凡是胎动,都是在脐下,这个是在脐上,所以诊断是症病引起的下血,而不是流产的先兆。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这是进一步解释,妊娠的胎动大约在断经六个月的时候才出现,在断经前三个月,月经是正常的。“下血者,后断三月下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为什么是症病呢,断经前三个月月经是不正常的,淋漓不尽,经断三个月后出现了出血,为什会出血不止呢,症病本身是瘀血,症病阻碍血液正常循行的原因。
治疗就要去症,用桂枝获苓丸。牡丹皮,桃仁这是去淤的药,芍药养血,治腹痛,桂枝茯苓治疗气上冲,就是针对脐上的跳动。
前面我们提到,第三种情况是怀孕了,症病也引起了出血,这个时候也要消症,还是用桂枝茯苓丸,不能因为怀孕不敢用药,该用还是要用,“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3)怀孕六七个月,气血养胎,身体就不够用了,胎藏中婴儿长大了很多,肚子越来越胀了,妇人本来下焦虚寒,如果又有外来风寒侵袭,就会腹痛恶寒,少腹像用扇子扇风似的。“脉弦发热”,脉弦是主寒,腹满寒疝那篇讲过,发热,这个热是寒气太盛引起的郁热,与“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的发热道理一样,这种虽然有发热症状,病人主要还是怕冷。子脏指子宫,失去收摄,外面的风寒就侵入了。
附子汤,《伤寒论》里有,附子温经散寒,芍药治疗腹痛,人参白术茯苓补虚。现在附子是妊娠期间的禁忌药,要注意,其实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