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小儿便秘是什么?
便秘是指宝宝排便减少,即3~4天没排便,每周不超过2次;或排便疼痛,或大便粗硬、排便时特别用力。比起排便次数减少,大便粗硬、排便疼痛和用力更能指向便秘。
当宝宝有以下一种或多种表现时,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发生了便秘
*大便次数少比平时少;*大便坚硬或比平时粗;
*大便时说疼痛或有腹痛,婴儿则会有拱起背部并哭闹的行为;
*食欲无故减退,脾气躁,睡眠烦闹不安稳;
*腹胀、呕吐或吐奶增多;
*内裤或尿不湿上漏有少量大便;
*儿童会说诉有肛门周围发痒、发胀或疼痛;
*儿童有便意时不肯去卫生间,或表现出想要忍住大便的行为,比如夹臀脚踩脚、腹肌收缩、类似于“跳舞”的动作或躲藏起来。
*婴儿期有两个特殊的现象,即“攒肚”和“婴儿大便困难”,前者是大便次数减少,后续是排便用力,但大便均为正常软便,也无其它明显不适症状。注意与便秘鉴别。
小儿便秘和「攒肚」如何区分?
对于6个月以前还没加辅食的孩子来说,平时「大便少」基本都是攒肚,真正的便秘很少。
简单概括,攒肚是「一时没东西可拉」,便秘是「想拉拉不出来」。可以从3个方面来区分:
1.看精神状态:活动如常or烦躁
攒肚是正常的,虽然期间可能会伴随奶量的下降,但宝宝情绪稳定,活动及睡眠等都是正常的;但便秘就难受烦躁,肚子里一直有“存货积压”,不仅喝奶会比平时明显少很多,还常伴有哭闹表现。
2.看拉便便时的表现:顺畅or痛苦
攒肚的孩子拉便便时很顺利,不会有痛苦的表情。
但便秘的宝宝就会比较使劲,五官肉眼可见地用力,甚至脸涨得通红。
3.看便便的性状:黄色软便or干硬便便
攒肚的孩子拉的是黄色软便或者黄色糊糊,而便秘孩子拉的可能是干硬的、一粒粒,甚至带有血丝或者粘液。
小儿便秘和「大便困难」如何区分?
婴儿大便困难现象,即虽然大便的软硬程度正常,但排便费力,在成功排出软便前至少用力排便,甚至有宝宝哭闹长达10分钟。
这是一种功能紊乱现象,跟宝宝未能协调身体肌肉,努力排便过程中未能放松盆底有关,即无效用力。此外,婴儿腹肌张力也不足,以致于不能做出正确的排便动作(想象一下我们大人用力排便时的全身肌肉协调和动作流程)。
婴儿大便困难现象会随着宝宝发育成熟(一般是6个月后)而自行缓解,如果能排出大便,且为软便,则不需要任何干预。注意评估有无大便偏硬,和/或有无肛裂或刺激的情况导致宝宝大便哭闹。
小儿便秘中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什么?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且不能完全归因于另一种疾病,则被归类为「慢性」功能性便秘。长期便秘者因粪便中含有酚类、胺类、吲哚等有毒物质,会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烦躁、口苦口臭、口腔溃疡、睡眠不安、腹部胀痛等不适。
小儿便秘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婴幼儿,且男孩比女孩多见。不同的儿童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95%以上为功能性便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或者治愈,而少于5%的便秘患者存在有器质性原因,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小儿便秘怎么办?如何护理?
一、对因处理
三个常见的时间行为节点,注意针对性干预一下:
1.婴儿常见在新辅食或新奶粉的过渡期间出现便秘,通常是由膳食改变引起的(也要注意其它诱因):暂停引入新辅食或新奶粉3~5天,同时干预便秘至排便恢复正常,再重新引入观察有无再次诱发便秘。
添加辅食时,除了主要的蛋白质类食物,还可以搭配着添加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注意水分(液体)的摄入。婴儿代谢kcal能量大约需要mL水,母乳和标准冲泡的配方奶里面的能量液体比刚刚好,所以一般情况不需要额外喝水。
添加辅食后,如果不及时补充一些白开水,因为辅食能量高,会消耗更多水分,所以大便也容易变得干结,甚至导致便秘。
比如鱼禽蛋肉类辅食需要的水是其重量的2倍左右;五谷类辅食是其加水前原重量的5倍左右;蔬菜水果类辅食能量不高,为其原重量的30%左右。可以根据不同辅食,后续补充适当的白开水。
2.如厕训练导致的幼儿便秘
可以提前给宝宝进行自已上厕所的教育(可以参考如厕训练绘本或书籍),为宝宝选择一个喜欢且合适的小马桶;
当宝宝抗拒如厕时不要强迫,根据宝宝是否准备好而开始如厕计划。
3.入学导致的儿童便秘
如果孩子不愿意使用学校的厕所,或作息时间的改变干扰了排便习惯,或在学校因环境、心理、上课时间等因素而不敢主动要求或适时排便,反复抑制排便可导致排便反射阈值升高、便意消失,从而触发入学过渡期的便秘。
为避免此类情况,父母应该定期询问孩子在校的排便情况,甚至监督孩子是否回避在校如厕及原因,可以提倡孩子在餐后有常规及充裕的如厕时间,并请求老师监督或配合。
二、治疗建议
对于4个月及以上的婴儿,早期通便可以每日给予50~mL果汁(建议苹果汁、西梅汁或梨汁),从低量开始,症状缓解后停用,同时观察、分析和干预可能的原因。
对于4个月以下的婴儿,每日可以给予25~50mL果汁,也是低量开始,症状缓解停用,同时建议由医生随访评估原因。
均可以用药物通便,特别是有明显的便秘不适症状时。
常用是乳果糖口服溶液,可以参考说明书建议的用量,或按体重每次1mL/kg,每次剂量不建议超过30mL,每日1~2次,加入奶中或晨起服1次,可以根据服用后排便形状的改善效果来决定增减剂量。
急性便秘好转后即可减量,停药时间没有具体要求,主要是根据诱因而定,便秘较反复或原因不明时,可以用1~4周慢慢减量至停药。慢性便秘的用药时间是数月至数年不等。
便秘早期,比如突然一两天未排便,暂无大便粗硬和排便费力等不适症状时,改变膳食和回避可疑诱因往往就可以改善,可以配合膳食等非药物干预,药物看情况再用。
三、宝宝按摩/运动
躺着不动的宝宝容易便秘。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排便。大孩子应该多运动,适当地「动」一下比不动好。
宝宝被动运动和腹部按摩方法:用手掌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每日可以按需要进行多次。
宝宝仰卧,抓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其实类似于排气操,这样会帮助宝宝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为了避免宝宝因排便痛苦体验而形成恐惧排便的心理,这个会加重便秘并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及时地干预婴儿便秘很重要。
小儿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治疗吗?怎么使用?
开塞露并不是常规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其实在早期合理干预,基本用不上这个药。
如果宝宝的大便很硬很粗,卡在肛门口导致排便困难、疼痛,可以临时使用开塞露。注意不要频繁使用,因为可能导致依赖。此外,甘油可能刺激肛门或直肠黏膜。其它润滑剂,比如肥皂、矿物油之类,也是差不多原理。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多喝水治疗吗?
多喝水最多可以改善症状,但是没有治疗效果。多喝水确实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尤其是摄入较多膳食纤维以后,更是要注意适量多喝点水。但最多只能起到改善症状和预防的作用,并不能治疗便秘,尤其是肠道缺水并非便秘主要成因的时候。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吃益生菌治疗吗?
儿科医生不首先推荐益生菌作为便秘的治疗手段。
关于益生菌,对治疗便秘的治疗作用因人而异,因为它可能会加重便秘。如果以前有使用某益生菌通便的经验,那么也不反对使用。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喝酸奶治疗吗?
不一定。
1岁以内还是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作为主要的奶的来源,酸奶只能作为辅食少量尝试。普通酸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比较高,会加重宝宝肾脏负担。
另外,目前益生菌对于便秘的改善还没有足够高质量的研究,所以通常不会推荐服用益生菌来治疗便秘,即使有效也有特定的菌株及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而酸奶往往达不到这些效果。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吃香蕉治疗吗?
并没有。
对于小年龄婴儿,吃多了生香蕉反而会引起或者加重便秘。
未成熟的香蕉内含有较多的鞣酸,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反而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动,如果宝宝摄入过多,就有可能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而由于香蕉里面的膳食纤维含量不高,就算是成熟的香蕉,其通便效果也不好。
相比之下,西梅、杏、苹果、梨是更好的防便秘水果选择。当然还有高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南瓜、红薯等。
小儿便秘如何预防?
其实儿童急性便秘的最主要原因在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以及诱发便秘的偶然事件。生活方式预防参考上面保持适量运动和时间行为节点的处理建议,饮食结构调整建议如下:
1.保证膳食纤维摄入量。
纤维素摄入量约为年龄(岁)+(5~10)克/天,可以根据食物成分表或软件计算推测,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