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免费查阅:董氏奇穴处方穴位查询疾病查询董氏针灸黄帝内经针灸学中医视频伤寒论系统解剖学
第二节区位疗法思路探源及发展一、从太极三才思路发现区位疗法思路原则知道董氏奇穴是一-种区位取穴法,对发挥扩展穴位主治的作用不大,重要的是进一步从“区位取穴”发挥扩张为“区位疗法”(即区位治疗法)。维杰经过多年探索苦寻,终于从太极及三才思路找到区位疗法的原则。掌握及灵活运用区位疗法的关键,在于活用太极、三才思路。主要的是太极观,其次是三才观。我个人以大太极(肘膝太极)、中太极(腕踝太极)、小太极(头面、四肢、手部及掌部之局部太极)、微太极来全面诠释董氏奇穴的位置分布,并分析其作用。关于太极思路,已于前文介绍,可以参看。
虽然可以将董氏奇穴扩张为区位疗法,但也仅能只是一种包围内封式的区间疗法,仅限于相邻的两穴(或三穴)并用。维杰则突破研创扩展为外放式的区位针法,不限于相邻的两穴(或三穴),有些亦不必两针(或三针)共享,有时-针即达到大区域的治疗效果。这是以太极及三才思路为基础衍生的,用针更少,却能治疗大区域、多症候的针法。不论十四经或董氏奇穴,以我个人研创的太极全息定位思路配合三才思路(或称太极观、三才观)都可以解说许多穴位的大区域应用,继而扩展穴位的主治。例如三间穴,包括奇穴大白穴亦如此,在大太极可治头面病及下部病、阴部病。能治的头面病,包括头痛、面神经痛、面震颤。能治的下部病,包括下腹痛、坐骨神经痛。在中太极可治胸脘(背)及下腹下腰,能治落枕、心口痛、下腹痛,治脚及髋,治腿足痛、坐骨神经痛。在小太极位于腰脐线,可治腰腹痛。在微太极正象则因三间穴靠近头点,能治头面病;倒象三间靠近腿足点,亦能治腿足之病。大白穴立拳刺人,则又可贯穿掌之三焦。一个大白穴竟然可以治疗这么多病,若再发挥,其他可治病还更多。太极全息定位及三才定位的交会区,就更能解说董氏奇穴倒马(区位)取穴的原因。也能解说十四经穴位分部及主治的原理。例如四总穴歌”头项列缺寻,口面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以太极及三才思路解说就很容易理解。就拿列缺穴来说,以太极观来看,在大太极(肘膝太极)之手倒象(可称为手躯逆对):手(腕)对应头(颈),前臂对应胸(背)脘,肘对应脐腰,上臂对应下腹(或腰低),肩对应阴部,则列缺在头胸连接处,即是“颈部”;以三才思路来看,列缺在之正象则为前臂上焦之上部,为“头部”。这样“头项列缺寻”就很容易明白了。其他可以如此类推。
▼
董氏奇穴七十二绝针,扫码免费学!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