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春”则代表生长,回温。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
立春也是养生的好时节。儿童立春保健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推拿的方式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我们特地邀请了中医小姐姐来跟大家一起“手”护健康……立春养护特点
春季养肝
在中医五行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在立春之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食物如枸杞、芍药等,也可达到养生护肝的目的。
保护阳气
立春之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顺应春天的特点,健康养生需注意保护阳气。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我们可以选择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辛湿发散之品使身体变暖促进发汗。
注意保暖
俗语有“春捂秋冻”,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在早春虽开始暖和,但主要是以“风”为主气,风寒邪气致病。气候特点是:变化较大,忽冷忽热,因此在早春时节要注意室内空调与室外温度差异,要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防风御寒,养阳敛阴、感受雨雪受凉着,可以服用生姜红糖茶发散表寒。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尤其应注意脚部、背部保暖。
推拿组穴
1.推三关
主治:一切虚寒证,腹痛,腹泻。畏冷,四肢无力,病后虚弱,小儿肢体瘫痪。操作部位: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直线。手法:食中指并拢,自孩子前臂桡侧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处,推-次。作用:对治疗虚寒性疾病效果非常好,特别是一些经常生病、病后体虚的孩子,往往都会用推三关调补。2.掐揉外劳宫
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消化不良,脱肛,遗尿,咳嗽,气喘,疝气等。
操作部位: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第3、4掌骨)中间,与内劳宫相对。
手法:用拇指指甲掐揉或中指端揉,掐3-5次,揉-次。作用:孩子感冒时,揉-次可以祛寒。孩子年龄大或病情重,可以适当延长操作时间。
3.揉一窝风
主治:伤风感冒,一切腹痛,急慢惊风,关节屈伸不利。操作部位:手背,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手法:术者右手拇指或食指掐之,继以揉之,掐3-5次,揉-次。
作用:一窝风和外劳宫用样有温阳散寒的功能,但二者侧重不同,如打喷嚏、全身发冷等,掐一窝风效果更好;如偶感风寒、饮食过冷等,揉外劳宫更有效4.揉关元
主治:虚寒性腹痛,腹泻,痢疾,遗尿。操作部位:脐下3寸,肚脐下缘和耻骨上源连线的中点。手法:令孩子仰卧,术者用中指指腹或用掌揉,揉-次。也可用按法、摩法。作用:揉关元可治疗虚寒性腹痛,操作时先补脾经次,揉板门次,再按揉关元-次,可缓解孩子腹部疼痛感。5.捏脊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便秘。操作部位: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手法:用捏法自下而上,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捏三提一)5-10次。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用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泻等消化系统病症,也是小儿推拿常用的保健手法之一。膳食调理
山药红枣泥-健脾益气固汗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说春季应少吃酸味、适当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但要以平补为主。山药,大枣两者起到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的作用。
原料:山药g,大枣3枚。
做法:山药切成小块,大枣去核。放入锅中放火上蒸至山药软,捣成泥状食用,或者和粥拌在一起。
韭菜炒蛋-补阳生阳
韭菜和鸡蛋同吃,就能协调阴阳,对身体调补作用明显。养肝的同时使人更具活力。原料:韭菜g鸡蛋两个。做法:韭菜洗净后切小段,鸡蛋打散备用;起锅热油,放入韭菜翻炒几秒;开小火,加入鸡蛋液,等鸡蛋液半凝固成形再翻动。用铲子轻轻地翻转鸡蛋,等鸡蛋熟透再加入适量盐即可。
特别提醒
新冠仍继续,上海人口密集型城市。室内空气不流通,人流多的地方尽量少去。注意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多饮水、养成良好作息,提高免疫力。点击观看立春养生完整版:
孕有方,育有爱!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