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也非常高。而真正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人还是屈指可数的。即使现在很多人在做慢性并发症的筛查,与总体糖尿病患者的人数相比较,比率还是很低的。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科普:糖尿病的并发症前期会有哪些预警信号呢?
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告诉人们,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重在一个“早”字,也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某一部分失调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的提示信号,如果您经常被以下问题困扰的时候,就得警惕了。
1.眼的信号:
眼部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了损害,视力急剧变化,比如说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瞳孔变小,放大瞳孔的能力也比正常人差。视力减退、视线模糊、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2.耳的信号:
前苏联医学家发现:糖尿病患者耳垢会异常增多,而且常常是糖尿病越重,耳垢就越多。在对名可疑糖尿病患者的耳垢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后发现,其耳垢中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而健康人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者含量甚微。
几年来我国医务人员对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也做过葡萄糖的含量测验,结果和上述报告是类似的,所以凡是感觉到耳朵痒、而且耳垢异常增多的人应该考虑是否血糖控制不良了。
3.口腔的信号
口腔有烧灼感,口腔黏膜干燥,典型的患者可以表现为牙龈红肿、牙痛、牙周组织水肿、牙齿松动脱落等等。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牙周组织局部微循环损害,修复能力差,感觉迟钝。而且容易受损伤,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4.肾脏的信号
主要是尿微量白蛋白,它可是糖尿病肾病的先兆,有些患者得了糖尿病,并没有什么症状,即使得糖尿病很多年,自己可能仍然一无所知。而当发现糖尿病的时候已经有微量白蛋白尿了,糖尿病病程十年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出现率可达到10%-30%,糖尿病病程在二十年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出现率为40%。
而且二十年以后,有5%的-10%的患者会严重恶化。所以来自肾脏的信号尿微量白蛋白非常重要。
5.皮肤的信号
皮肤瘙痒症,反复出现毛囊炎、皮肤溃烂、红斑、皮肤破损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常见于肥胖、血糖过高的患者。也可见于真菌感染,比如说,股癣、手足癣,还有甲沟炎等。这些感染容易发生在身体温暖、潮湿的部位,比如说外阴部、乳房下、脚趾间等等。
6.汗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汗,中医通过辨汗可以了解患者的病症虚实以及患者处于糖尿病哪一个阶段。
糖尿病中期患者一般属于中医实症,常在饭后、运动后出汗视为实汗,实汗又有热汗、粘汗之分,身热而汗出伴有口渴、大便干结、小便色黄,就是热汗。汗出色黄而粘,舌苔黄、腻者为湿热所致。
患糖尿病时间较长后,人体正气亏虚,以手足多汗常见称为虚汗。虚汗有冷汗、色汗之分。汗出而皮肤凉,平时也常感觉到手脚发凉,或者夜尿多者,为冷汗。因为阳气不足,皮肤不凉而汗出不断者,为色汗,此类患者小鱼际部位皮肤常常有潮湿的感觉,而且容易感冒。是因为气虚所致。
手腕部皮肤出汗常常是糖尿病进入中期的标志。
7.便秘的信号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次数不少而排便时困难,粪便干结,可能是周围自主神经病变所致。而且高血糖可以直接抑制消化道的运动。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是由于气虚以及阴津不足所致。虽然有便意,但无力将粪便排出,为气虚便秘。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质较虚者。阴津不足表现为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多半有热。
8.夜尿多的信号
夜尿多是指夜间尿量或者排尿次数异常增多,一般来说健康人每天的排尿量约为1.6升,正常人排尿次数昼夜比约为,青少年是3比1或者4比1,中年人是1比1,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比3,如果夜尿量大于一天总尿量的二分之一,或者昼夜排尿次数比值减少,都为夜尿多。
按照临床表现,除了夜间尿量或次数增多外,患者常常兼有睡眠不足、精力减退、食欲不振、焦虑烦躁、精神萎靡等症状。糖尿病所导致夜尿多主要是由于导致肾小管损伤。
9.自主神经的信号
表现为患者心跳加快,安静的时候心率可达到90-次每分钟,正常人夜间心率要比白天偏慢,而此类患者夜间和白天的心率变化是不大的。从卧位或者蹲位起立的时候,常常伴有头晕、软弱无力、心慌、大汗、严重时会晕倒。
除了以上之外,还会有胃胀满、腹痛、恶心、食欲不振、吞咽困难、饮食后烧灼感、排便异常、间断出现夜间腹泻、排尿不利、小腹下坠、小便淋漓不尽等。
10.四肢的信号
感觉都是从脚趾开始,经过数月或者数年逐渐向上发展,症状从很轻到不适感,也就会比较浅的皮痛到难以忍受的疼,或者深度的骨痛,典型的疼痛可为针刺、火烧、撕裂样疼痛。还会有麻木、发冷的感觉。常常有麻木感,由于温度感丧失,痛觉迟钝而容易发生下肢各种创伤和感染。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的症状一定要早起筛查,及早预防和治疗。
如何平稳降血糖?
如果胰岛功能减退,血糖就会控制不佳。
1、如何增强胰岛素功能,让血糖更稳定?
让血糖更稳定,需要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
专家们认为,在高血糖的压力下,胰岛β细胞并没有死亡,它只是暂时“闭上了眼睛”。
只要强化治疗,驱除了“高葡萄糖毒性”对它所造成的危害,胰岛β细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可以打断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恶性循环。
2、植物胰岛素,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
植物胰岛素,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
有些植物中含有效活性成分,可以安全、无副作用的帮助我们降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平稳血糖。
纳豆粒(纳豆红曲片)靠什么抑制高血糖?
纳豆菌在肠内大约能坚持1周左右。服用纳豆粒(纳豆红曲片)餐后血糖值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纳豆菌吞噬葡萄糖和黏物质的作用。
纳豆粒(纳豆红曲片)中的高弹性蛋白酶(或称胰肽酶E,Elastase)具有与猪胰脏所含的这种酶的作用,而猪胰脏的弹性蛋白酶已用于高血糖的治疗药物。
微量元素硒可激活肝细胞和肌细胞中酶的活性,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顺利转换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同时,纳豆粒(纳豆红曲片)能很好地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改善胰岛素的传递。
此外,纳豆粒(纳豆红曲片)中的众多活性物质对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和靶细胞,使其逐渐得到恢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浙江嘉兴的沈发明先生自己学医10年,糖尿病吃了20万的保健品没有一点效果,在年7月24号检测血糖33.58.通过服用宝恒产品纳豆红曲,只服用12天后血糖检测14.1。后来打电话给他学医的医院的陈教授,陈教授说这个纳豆红曲太好了,你一定要认真吃,舒威教授是他的学生。宝恒的产品纳豆红曲对心脑血管是真正好!
注:产品使用因人而异,本产品不可替代药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