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男子腹痛难忍,消化科医生拒绝医治,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医院消化科来了一位30多岁的男子,他双手捂着腹部,异常痛苦。

他说:“我中午饭后恶心呕吐得厉害,腹部疼痛难忍,大夫,给开点治胃痛的口服药吧!”

医生仔细询问了一下他的发病经过和症状,越听越觉得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建议你还是做个检查。”

男子听后一脸的不愿意,原本已经疼痛的腹部就更加难忍,声音有点虚弱却带有一丝蛮横:“有那么严重吗?仅仅是胃痛,吐了几次,拿点对症的药不就行了,还要再麻烦我去做别的检查。”

“为了对患者负责,不做检查无法最终诊断原因,况且你应该不仅是腹痛那么简单。”医生说。

男子很固执,痛苦地争辩:“真麻烦,大夫,你看我这么难受,就别让我检查什么了。花冤枉钱事小,出了人命事大。”

医生严肃地说:“出人命事大,但是我不是让你花冤枉钱。我刚才了解到你有糖尿病史,治病不像你所想象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况且,很多疾病表现不典型,只凭症状是不容易做出诊断的。”

男子仍有些不情愿地问:那做什么检查?

医生说:“这样,我建议你先去急诊科。”

在急诊科,给男子仔细做了检查后发现原来男子除了呕吐腹痛外,还伴有胸闷、出冷汗、手脚发凉等症状。护士测量了生命体征,又做了心电图,并抽血查心肌酶及其他一些化验项目。

最后,诊断结果出来了:竟是急性心肌梗死!

小伙大惑不解:“不会吧,会不会是诊断错了?我一点也不胸痛,怎么会是心梗呢?”

医生解释道:“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持续性的胸部疼痛,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但不典型者临床表现就各种各样、非常复杂。有的表现为腹痛或其他部位疼痛等。”

男子听后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立刻就去了急诊室治疗。还好消化科的医生没给开胃药,避免了一场悲剧。

医生特别提醒,一些心梗患者可能表现为:牙痛、咽痛、颈痛、下颌痛、肩痛、上臂痛、腹痛、甚至足趾痛等。

而有些无痛性心梗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尤其多见,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疼痛不敏感或感觉迟钝,或是心梗发生缓慢,有足够的侧枝循环形成等原因,导致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时常常不出现剧烈的胸痛。

另外,无痛性心梗也常与发生心梗的部位有关系,有些部位的梗死常无剧烈胸痛。因此不能以有无胸痛作为诊断心梗的主要依据。

但是,以下症状出现时就要警惕心梗了!

1.剧烈的胸痛,病出现扩散现象,后背也会出现疼痛。

2.出现呼吸急促,缺氧的感觉。即使大口呼吸仍然得不到缓解,呼吸频率增大,超过20次。

3.头晕,伴随着虚弱,无力。

4.出汗,常常发生在脖子、额头、手心、脚心等部位,并且皮肤有湿冷现象。主要是因为血压下降、血管收缩引起。

5.烧心、反酸,同时伴有气短、出汗。

6.心律失常,大约有75%-95%的心肌梗死患者,会在发病前的1-2周出现心律失常,更以24小时内出现比较多见。

7.低血压、休克、呕吐、恶性等。因为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脏的排血量减少,引起休克。

8.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冷漠,老年患者还会出现神志障碍。可能还会有周身不适、发热等表现。

预防心梗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尽管年轻人在心梗发作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但通常都有明显的诱因。如熬夜、感觉疲惫、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等,这些都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中的斑块剥脱,引发心肌梗死。所以,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就可避免大多数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适度锻炼

提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适当有氧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二、心态平和

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压力无法释放,很大程度上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所以,平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

三、均衡营养

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类食物,可以让身体吸收更加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尽量不要偏食,而且要控制甜食、煎炸食物、熏烤腌制食物的摄入,同时每顿饭不要吃得过饱。

注意α-亚麻酸的补充。α-亚麻酸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胆固醇,同时增高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的形成。同时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维护血管的畅通,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

每天食用5ml苏子油即可补充人体所需的α-亚麻酸,其α-亚麻酸含量在67%左右,经常用电脑工作的人常吃还可提高智力和视力。

四、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患者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并坚持服用,将血压控制在/80毫米汞柱以下,可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对防范中风、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也大有裨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yy/5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