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园丨春分养生之道

白癜风援助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321.html
中医名园/春分养生之道一、何为春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年的历史。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

春分这一天,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春分节气,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而江南的降水也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二、春分养生01

预防疾病

防五更晨泻

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五谷不化的腹泄。平时可常用干姜炖汤或吃干姜炖鸡汤。

防腹痛

因春天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素脾虚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现腹痛腹泻。所以大风天应少到户外受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理中丸。春分前后,要防止受凉。做菜多用干姜。

防感冒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防上火

春天虽然气候适宜,但风多雨少,人体内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

防病妙招:要防“上火”,首先要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

防春困

看着窗外明媚的景色,关在室内的人们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就是“春困”了。“春困”主要与天气、工作、饮食、睡眠、运动不和谐有关,有时出现这种现象也是亚健康的表现。

防病妙招:对那些已“染”上“春困”的人来说,可以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运动,多喝水,少吃油腻、热性食物,尤其是火锅。多吃些胡萝卜、白菜、柑橘等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提升人的精力;办公室白领犯困时,可适当做头部按摩缓解症状。

防哮喘

春天一到,各种花花草草都焕发出新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过敏性哮喘患者会发生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病复发。此外,天气忽冷忽热,引起感冒,也是引发哮喘的原因之一。哮喘严重的,可能危急患者的生命。春天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如果不注意平时的生活细节,很容易复发。

防皮炎

随着气温升高,各种春季皮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介绍,春季皮炎是一种光感性皮肤病,主要致病原因是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另外,天气回暖,很多网友都喜欢出游踏青。但春天万物复苏,很多植物开始开花,不少人在踏青后容易患上季节性皮炎,是对这个季节特有的过敏反应。这种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女性多见。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由花粉等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

02

起居养生(起居有常)

虽然春分已进入二之气,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可以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另外,春分时景色如斯,最适宜多接触土地和绿色植物,会令肝胆之气柔缓、舒畅。过了春分,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增加,不要错过大好春光,尽量和太阳一起醒来。熬夜生肝火,早起养阳气。若7天连续做到早起不熬夜,精力和气色会明显改变。

03

饮食养生(饮食有节)

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而且今年在进入二之气后,客气为寒水当令,雨水较多,易生湿,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姜、葱、荞、韭菜、淮山、枸杞、土豆、椰菜、鸡肉、鲤鱼、鲫鱼等,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与此同时,此时细菌等生物也在繁殖壮大期,生冷(生鱼片、活海鲜、冰镇饮料)之品要少吃,避免损伤脾胃,使各类细菌乘虚而入。燥热的炒货(花生、瓜子)也要少吃,过敏的人更适合吃水煮花生。若南方气候湿闷,你的体质兼有痰湿,则少喝汤水,内外夹湿,易引起湿疹。春季天气干燥多风,风性好动,宜少吃动风上火之品,如:酒、辣椒、茄子、香菜、黄鳝、鹅肉、香椿等,以免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诱发旧病,发生新病。

04

精神养生(恬淡虚无)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桃红李白,百花盛放,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广见闻,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还可以多联系朋友,多关爱家人,使朋友感到安慰,使亲人感到愉悦。或者去做做义工,使陌生人感到亲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哪怕是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美好的祝福,都会给你的世界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05

运动养生(不妄作劳)

春分时,阴阳平均,人体气血要保持平衡,运动宜不急不缓,过于剧烈则引动肝火,一动不动则气血淤滞。运动最忌一次过量,等到觉得疲劳时,正气已伤。每天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不疲劳为好。运动时间尽量在早晨,不要在睡前1小时内,夜晚过度运动令人兴奋影响睡眠。若只能在晚上运动,尽量选择散步、瑜伽、体操这类运动量小的活动。出汗后不要吹风,尽快擦干。

三、春分养生穴位

《黄帝内经》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说法。虽然是说在冬天里如果不收敛内含,藏住精气,到了春天就会生病。但是在春天里如果不注意养生防病,也会生病的。春季易肝阳上亢,引发高血压、眩晕症、中风等疾病,肝脏疏泄功能失调,肝气不疏,郁热化火,就会导致心情不畅,造成心理疾病。所以春分前后,注意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心态。那么,春分时节哪些穴位有助于我们养生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合谷、太冲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的虎口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凹陷处;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按揉合谷、太冲两穴,可以有效调理精神疾患。太冲穴是肝经上的第一个要穴,揉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只要把这个总开关打通了,整个肝经的气血都会旺盛。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另外,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则要禁忌。

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天枢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列缺穴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此外,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在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每天上午的9~11点,如果你可以拿出点时间来,那么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宜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供稿:中医针灸推拿科邹婷

编辑:宣传部马剑茹仇小斌莫矜邵蕊菁

医院长按指纹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yy/7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