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在家吃了一盘炒鱿鱼,11岁男孩痛进

爸妈不在家的时候

有很多“小神厨”会尝试

自己动手炒菜

但是“好不好吃”还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吃”!

最近,一位11岁的男孩

或因一碟过期变质的炒鱿鱼

被诊断为急性溶血尿毒综合征

和家人被分隔在重症病房门里门外

10月16日是小豪住进广东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的第五天,这也是他无法与爸妈、姐姐见面的第五天。

南都记者从儿童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周新龙那里得知,经过积极的治疗,小豪的情况已经有了好转,但还没完全脱离生命危险。

通过目前的治疗情况来看,有50%机率完全康复,也有50%机率要发展为慢性肾衰,需要终身接受透析。

而事情的起因

可能是由于一道

很多人爱吃的“家常菜”

10月3日晚,11岁的小豪和爸爸妈妈姐姐从老家湖南回到东莞,正准备着过完剩下的国庆假,可没想到的是,两天后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豪因为吃了医院治疗。这鱿鱼到底什么来头?事情是这样的——

这盒鱿鱼是小豪的妈妈在9月29日的时候在超市买的,据小豪爸爸回忆,这份鱿鱼只有一层保鲜膜盖着,没有生产日期。

原本打算当天就炒来吃的了,可是因为临时说回老家湖南,小豪的妈妈就把鱿鱼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这一冻就是好几天。

10月3日晚上,小豪一家从湖南回到东莞,这盒鱿鱼还在原本的位置放着。

直到10月5日中午,小豪父母上班,姐弟两在家要做中午饭的时候,这盒鱿鱼才被拿了出来。这距离购买鱿鱼的那天已经过去了近一周了。

16岁的姐姐拿出冰箱的鱿鱼炒了做姐弟两的午饭。知道弟弟喜欢吃鱿鱼,姐姐只吃了一点,大部分鱿鱼被小豪吃了。

没过多久,小豪就出现剧烈腹痛,痛到在地上打滚。姐姐见状,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爸爸妈妈,然后医院救治。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小豪是食物不洁导致急性肠炎。

住院两天后,小豪的病情仍不见好转,情况还越来越糟糕。在10月7日,医院,医生诊断是很可能吃的鱿鱼变质导致急性肠胃炎。

经过检测,医生诊断小豪是肠道感染的细菌导致急性肾衰竭,情况非常危急。

11日晚上,小豪转进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接诊的是监护室副主任周新龙。周新龙回忆说——

医院的路上,孩子还发生了抽搐。经过检查后,周新龙诊断小豪为溶血尿毒综合征,是肠道感染所致。

关于溶血尿毒综合征

据了解,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是儿童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儿科疑难重症。该病首次发病即累及多个脏器,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有25%患儿死于急性期。

急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导致儿童最常见的急性肾衰原因之一,起病急且病情凶险。急性期的死亡病人大多数因为脑部的问题引起的,包括脑水肿、脑疝,还有脑部微血栓的形成,最严重的病人在急性期就死亡,死亡率在5%左右。

“我们连夜对孩子进行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滤过,以及抗感染、抗凝血治疗。“

“现在,全身浮肿情况有所好转,呼吸已经平稳,但还未脱离危险期,肺部仍有渗出,伴少量胸水。除了24小时持续的血液透析滤过之外,每天还要输毫升的新鲜血浆。”周新龙说。

孩子到目前为止尿量都非常少,10月12日,排的尿液是浓茶色的,不到20毫升。

周新龙说,溶血尿毒综合征在治疗期间,无尿症状会持续2-4周时间。现在主要通过血液透析和滤过,替代肾脏功能帮小豪排出体内代谢废物,把多余的水拉出来。

10月16日,是小豪住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室的第五天,记者采访周新龙医生了解到,小豪当天各项指数分别是尿素氮11mmol/L(该项指数小豪刚转进时是33mmol/L,正常值是小于8)、肌酐μmol/(该项指数小豪刚转进时是μmol/,目前趋于正常范围)、但每日尿量不到10ml(小于ml是无尿)。

周新龙说,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小豪的情况已经有了好转,目前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刚来的时候是神志不清,

现在可以语言交流

人还是比较疲倦。”

接下来的2到4周,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下一步计划给小豪完善基因监测,排除其它因素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可能,以便更准确评估预后。

此外,周新龙说小豪入院时属于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治疗后还有呼吸功能不全和胸腹水。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小豪有50%的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终身接受透析。“在这段时间内,他依然还是有感染和微血栓形成导致脏器损伤的风险。”周新龙说。

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确保食物的安全

如何预防类似惨剧再次发生?

这里有几招

1、选用新鲜安全的食材。

生活中不要购买没有保障的三无食品、过期食品,要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

2、注意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

食物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洗手、生熟分开等规范操作。一些食物如果没有完全煮熟的话会有一定毒性,在烹饪的时候最好煮久一些。

3、注意食品储存过程中的卫生。

尽量不要吃剩菜。从冷冻室里拿出来的生鱼、生肉等,最好用冷藏化冻方法,别在室温下久放,并需及时烹调。

这些日常食品

如处理不当也有风险!

日常生活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大意

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觉得有用的话

快快告诉更多的人吧

来源:南方都市报、经济日报、央视新闻

扫码添加“小助手”

进群了解更多健康信息

获取更多健康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fx/10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