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摩腹

小儿推拿中,小儿的整个腹部也是一个穴位,对于消化疾病,大多会配用摩腹,以调理脏腑气机,今天接来说一说腹这个穴位。

摩法在古代就有应用,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癃》“……两人(手)为靡(摩)……”。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渐渐兴起,相关记载则逐渐增多,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肺受风寒咳嗽多,可把肺经久按摩”。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寒腹痛者……按弦搓摩……。”摩腹是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对于摩腹的补泻,有很多的观点,“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是常见的观点,但是,总结各种教材,书籍中的记载,总结如下:

摩腹方向上,还是以“顺摩为补,逆摩为泻”为基准,但是“摩腹”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凡小儿感觉“轻柔和缓”时都为补,反之,即有“泻”的作用。因此,摩腹时应以手法的轻重来影响补泻。

整个腹部。

腹部的操作手法很多,包括推、摩、揉、按、拿等,下面为常用的推拿手法。

1、以两拇指从剑突起,分别朝两边推动,边推边从上向下移动,直到平脐为止,称为分推腹阴阳,操作次。(剑突位于胸骨体的下端,上端与胸骨体相连,下端游离,约平对第四胸椎。)

2、全掌摩腹,摩5分钟。急摩、重摩、逆时针摩刺激量相对较大,属泻;缓摩、轻摩、顺时针摩时刺激量相对较小,属“补”。

(摩腹是1分钟次左右,急缓可以用这个做参照;轻摩就是将手掌放置于腹部;重摩就是手掌稍用力,然后摩腹。)

3、以全掌,或掌根置于腹部揉3分钟,频率每分钟~次。

4、以单掌或双掌重叠,从上至下依次按压腹部,手掌随儿童呼吸起伏。按压3~5遍。

5、一手食中无名与小指在腹的一侧,另一手拇指在腹的另一侧,两手同时向中部推进,并将腹部提起,谓之拿腹法。操作3~5遍。

上面介绍了腹部的操作手法,平时大家可以选用操作最方便的掌摩腹法,在小儿患病时,可以使用上面介绍的腹部操作方法,配合治疗。

调理脾胃与大小肠。

1.摩、揉、推腹部,力度相对较轻,可健运脾胃,调大小肠,利于消化和吸收,可应用于脾虚所致之腹痛、厌食、泄泻等。

2.按、拿腹部力度相对较重,长于消导、促排便,多用于各种积滞内停、便秘、腹胀、腹痛等。

3.腹部推拿对全身气血均有调理作用。摩腹、揉腹可用于日常儿童保健。

小儿推拿止泻四法

在小儿推拿中,腹、脐、龟尾、七节骨四穴,临床上常配合应用以治疗腹泻,其程式和套路被人们习惯称为“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即传统小儿推拿止泻四法。在选穴上,腹、脐两穴在腹部,属阴;龟尾、七节骨两穴在背部,属阳。前后四穴相配,两阴两阳,从选穴上就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腹泻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正气亏虚,实者多邪气盛,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传统止泻四法虽然只有四个穴位,但其操作却丰富多彩,如龟尾可揉可点可按,脐可摩可揉可捏挤,而摩腹与推七节骨更有顺逆与上下之分。因此,同样是腹泻,如为虚证,此四穴的操作应力度轻柔、时间长、频率缓,顺时针摩腹与上推七节骨;反之若为实证,宜力度重、时间短、频率快,逆时针摩腹与下推七节骨。

小儿推拿对小儿疾病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家长在阅读文章,学习的同时,也欢迎大家留言,给我们相应的反馈,我们也会对大家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答。

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文末留言,夏风会细心为大家解答的!

有奖征文

在小儿推拿的学习过程中,大家有什么学习心得?孩子的身体又因小儿推拿有了什么改善?一切因小儿推拿而得出的经验、感悟都可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_yuandonglila

sina.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fx/1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