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郭建荣博士研究生
孝义市政协常委
国际禅籍俗语言研究会会员
中国语言文化学会理事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山西省优秀律师
山西省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理事
孝义市广场舞协会顾问
“ ” ●荣誉与著作
● 提案孝义旅游产业的基本定位及发展思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市借助“有水快流”的产业政策,依靠得天独厚的煤铝资源,创造了全国“百强县市”的神话。但是我们在开发地下资源的同时,并没有像介休一样去开发丰富的地上资源,特别是斑斓多姿的人文资源。因此当煤焦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陷入困境之时,当平遥、介休的旅游文化产业赚的盆满钵盈,汾阳、离石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旅游文化产业至贫至弱,根本没有接替能力,经济与文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缺陷充分暴露了出来。是孝义没有旅游文化资源,还是我们对之研究不够、定位不准,还是我们开发不够、营销不力?值得我们认真予以思考。
要说孝义的旅游文化产业一片空白,这也是冤枉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就开发了以皮影木偶博物馆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三皇庙为代表的寺庙文化,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又开发了以抗日模范村、孝义建党第一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朝阳沟驿站、磐鼎兴庄园为代表的农家文化,以梦幻海、欢乐谷为代表的娱乐文化,以胜溪湖公园、湿地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园林文化,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又举全市之力开发了以金龙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这些景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但除了梦幻海、欢乐谷具有一定的销售业绩外,其他景点基本上是门可罗雀,没有太多收益,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接替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要解决孝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首先应当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确定孝义市旅游产业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思路,才可能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逐步赶上周边县市,并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孝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一、孝义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凡发展旅游产业大多借助于两大资源:一是自然景观,二是历史文化。我市地处丘陵地区,既无险峰峻岭、原始森林,也无飞流瀑布、峡谷洞天,甚至连介休的绵山、长治的老顶山这样的自然景观都没有。仅靠此山此水,即使雕刻得再玲珑精致也难吸引游客。因此孝义的旅游产业还应当主要依靠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人文景观。
从文化资源来看,孝义文化历史悠久、斑斓多姿,但真要从中找准特色、确定优势还并非易事。从纵向来讲,从古至今究竟哪个阶段更能体现孝义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呢?孝义不是大都市,现代文化显然不具有优势;明清晋商大院虽然有几处尚可开发,但文化含量远不如晋中的钱庄、票号;隋唐文化也有一些特色,但远不如太原;至于秦汉文化我们更比不过陕西。孝义有亮点的历史文化,还是春秋战国及其前延后续的一段时间。东盘粮有座比干台,民间传说这是比干放粮赈济灾民的地方,史书上说这是比干避暑的地方,不管依据哪种说法,孝义市从殷商时代就有故事,譬如真兴的金霞洞传说就是玉鼎真人为助周伐纣而传授兵法、冶炼兵器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魏献子建立“平周城”后,孔子的高足卜子夏即赴西河(汾孝一带)讲学,培养了魏斯、段干木田子方等大批优秀人才。魏文侯继位后,他以“三贤”为谋士,以魏成子、翟璜、李悝(李克)为相,通过实施“尽地方”“善平籴”“计口授田”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促进了魏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百年强盛、独霸中原的辉煌。至今孝义还有不少魏国的遗迹和传说:除魏王墓(庙)、樊妃墓(庙)、三贤庙外,据说张魏村就是魏文侯拜访张师爷的地方,宣化垣是魏国公主殉情的地方,马庄营、小王营、吴屯(梧桐)是魏国名将吴起屯兵之处,道相是魏相翟璜的行营,庞沟则是魏将庞涓的行营,还有人说皮影也是“三贤”发明创造的。历史的记载、传世的文物、漫漶的遗迹、众多的传说都表明,春秋战国时代是孝义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而且遗风远布,影响深远,几部《孝义县志》都浓墨重彩地反映了这段历史,这才是孝义文化的亮点和优势所在。从横向来看,如今的文化景点不外乎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以及其他民间文化。从佛教文化来讲,不管是大孝堡的临黄塔,还是新建的金龙山,我们远比不上五台山,近比不上小西天。从道教文化来讲,我们西比不上北武当,北比不上卦山。而从儒家文化来讲,孝义文化则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除比干、魏斯、“三贤”之外,宋代的文彦博、元代的张益、明清的张冕、霍冀、梁明翰、赵讷、邓必安,清末的举人冯济川,民国年间的道德学社、尊德中学,都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而郑兴、郭巨所创造的“孝”文化,尉迟恭、张四姐、冯全英、苏宁、马牡丹等创造的“义”文化,都是儒家文化的衍生。以皮影、木偶为代表的孝义戏曲文化主要传播的也是儒家思想。因此,以儒家的“孝义”文化为灵魂,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文化为基本背景,以历代名贤巨儒、孝子义士的动人事迹为基本素材,以古邑“魏城”的改造开发为重心,以皮影、木偶等戏曲文化为造势手段,应当是孝义旅游产业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思路。
二、孝义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1、没有重点开发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如前所说,孝义的传统文化从历史上来看优势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内容来看优势是以崇孝尚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但是从我们目前开发的旅游项目来看,却重点在唐以后、热点在佛教。这些文化如果作为陪衬来讲未尝不可,但作为重点开发的内容来讲显然不具备优势。一个景点不在于投资规模有多大、建筑设计多豪华,而在于有历史、有文化、有创意。河北邯郸的景点“南柯一梦”,就是以黄粱美梦的一则成语故事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孝义的大虢城同样有“假途灭虢”的典故,“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成语同样可以营造景点。但是我们往往却忽略这些本土资源,而盲目引进异域鬼神。
2、没有重点开发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近年来,孝义开发了不少农家山庄,如龙湾生态园、尚德山庄、磐鼎兴庄园、丽锦山庄,他们搞采摘、搞垂钓、搞农家小吃,大同小异。县人民政府首驻地、县建党第一址、抗日模范村作为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地还可以,如果是“晋西南建党第一址”、“山西建党第一址”的话更具有卖点。而新建的孝义梦幻海水上乐园、曹溪河欢乐城倒是适应了人们休闲、度假、娱乐的需求,如果经营的好是有一定前景的。
3、布点混乱,规划不合理。一个地方的旅游产业应当有它的旅游核心区,比如杭州即以西湖为核心区,曲阜以孔陵为核心区,晋中以乔家大院为核心区,而孝义显然缺乏明显核心区。金龙山规模虽然较大,但由于是新造景点,门可罗雀,显然形不成核心区。而其他景点小而分散,很难留得住客人。如果我们以魏城(旧城)为中心打造孝义核心旅游区,将会明显增强它的辐射力。
三、孝义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1、以“孝义”文化为灵魂,统摄和彰显儒家文化。一个旅游区应当有它的核心文化,如果没有独特的核心文化,儒释道教一起上、古今中外一起堆,就不会体现它的特色。“孝乃仁之本,义乃君之宗”,以郑兴、郭巨为代表的孝文化,以尉迟恭、张四姐、冯全英、苏宁、马牡丹为代表的义文化,以“三贤”、文彦博、张益、张冕、霍冀、梁明翰、赵讷、邓必安、冯济川、侯佑诚、道德学社为代表的名贤巨儒,正好构成了这里的儒文化特色。比如东盘粮的比干台、大孝堡的郑兴故里、兑九峪的冯济川故里、尉迟恭镇守的白壁关、西盘粮的汾孝战役遗址就值得开发。
2、以魏城的打造为重点,充分开发古城文化。孝义不必违背历史自称“魏都”(历史上的魏都在安邑、大梁),史书、志书和古典诗词中都称孝义“魏城”。魏城历经了秦汉、隋唐、元明清各代发展到今天,积聚了一大批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乡村零散景点不可比拟的开发价值,我们应当集中财力、物力在古城建设上多下功夫。古城除了中阳楼外,还有魏王庙、城隍庙、古楼、望胜楼、解阜楼、仁义巷、四贤祠、中阳书院、四门古城墙和传统民居,周围可供开发的景点有魏王墓(包括樊妃庙)、霍冀陵、郑兴故里、马烽故里等,可以形成孝义文化的核心旅游区。最近我们高兴地看到,孝义古城保护性修建项目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如果规划合理,开发有力,营销有方,孝义完全可以实现市委工作会议提出的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
3、借助名人效应,大力宣传孝义的历史文化。孝义有许多历史文化、历史景点、民间故事,这几年我们虽然收集和发表了不少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但名声总是出不去,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像郑兴、郭巨这样的历史人物,虽然事迹感人,但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我们要经营他们首先还得宣传他们,倒不如借助已有的名人提升孝义的声望。孝义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人物是谁呢?不是郑兴、郭巨这些地方人物,也不是辛京云、辛仲甫、赵昌言、王裕心、郭世隆这些高官,而是魏文侯、卜子夏、尉迟恭、文彦博、张益、霍冀这些历史名人,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马烽。马烽是现代孝义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在马烽身上我们有许多文章可做,比如开发马烽故里,建立“山药蛋派”纪念馆,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可以很快提升孝义文化的知名度。要打造一个名人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借助一个名人往往是事半功倍,这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
4、在已有景点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规划和营销战略。孝义这几年已经先后建设了皮影木偶博物馆,重修了三皇庙,建立了金龙山,开发了胜溪湖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孝义旅游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在维护和完善这些景点的同时,重点加强魏城的投资建设,遴选开发一批有优势潜力的景观。在这方面,我们同样要借助名人效应和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大力的宣传。太谷的钱庄就是借助余秋雨的那篇《抱愧山西》出名的,乔家大院就是借助那部《乔家大院》电视剧走红的。在这方面我们即使写上一百篇文章,都不如名家写上一篇文章强,都不如一部成功的电视剧的传播效应好。怎样借助名家名嘴、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发展和营销孝义的旅游产业,确实应当好好策划策划。
“孝义”的名称本身就是一个闪光的名片,“孝义”的内涵更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而孝义城市基本设施的建设已经为我们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只要我们能够立足“孝义”,找准特色,合理规划,大力建设,巧妙营销,就不愁将孝义的文化转换为产业,将“一煤独大”的格局转换为第三产业蓬勃兴起的局面!
编辑:吴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