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期日报。
JAMA:吃益生菌是在浪费钱吗?JAMA[IF:44.]
①益生菌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益生菌产业朝阳蓬勃;②然而去年以色列的两篇研究表明,益生菌的肠道定殖存在个体差异,且益生菌可能会延迟抗生素后肠道菌群的重建;③队列研究揭示目前虽然益生菌主要适应症是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和艰难梭菌感染;④益生菌对特定疾病的改善作用缺乏足够证据,尤其去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LGG对治疗儿童胃肠炎无效;⑤抗生素+益生菌的联用,机器学习算法用于益生菌菌株的个性化定制,或是未来益生菌应用的新希望。
AreProbioticsMoneyDowntheToilet?OrWorse?01-30,doi:10./jama..
来自JAMA上的一篇新闻评论,对近期的一些有关于益生菌的负面研究进行了报道及评论,并展望了未来益生菌研究的发展。(
沈志勋)罗伊氏乳杆菌或可预防抗生素引起骨质疏松JournalofBoneandMineralResearch[IF:6.]
①抗生素处理增加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并增加肠道通透性,降低股骨小梁体积约30%,减少成骨细胞数量,并增加破骨细胞活性;②补充黏液(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MDY)可抑制抗生素诱导的肠道屏障破坏和骨质疏松,提示肠道通透性增加与骨质疏松有关联;③补充罗伊氏乳杆菌也可抑制上述变化,预防股骨和椎骨骨质疏松,鼠李糖乳杆菌GG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无此作用;④罗伊氏乳杆菌和MDY可用于预防菌群失调和屏障破坏,促进骨骼健康。
ProbioticLactobacillusreuteriPreventsPostantibioticBoneLossbyReducingIntestinalDysbiosisandPreventingBarrierDisruption01-28,doi:10./jbmr.
JournalofBoneandMineral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抗生素处理可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增加肠道屏障通透性,并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而补充罗伊氏乳杆菌可抑制上述变化。(
沈志勋)益生菌影响哪些炎症标志物?JournalofFunctionalFoods[IF:3.47]
①纳入58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评估临床应用益生菌治疗对任何炎症过程个体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②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杆菌属的菌株,治疗时间为1~52周不等;③在抗炎症标志物中,有6项研究报道了IL-10的增加,益生菌对其它标志物(IL-4、IL-5等)大多无显著影响;④29项研究报道了促炎症标志物的减少,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⑤47项研究报道了益生菌治疗可影响患者病理,如减轻病征和症状、改善认知功能等。
Effectsofprobiotictherapyonseruminflammatorymarker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02-07,doi:10./j.jff..01.
JournalofFunctionalFood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58箱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益生菌影响血清中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以及症状的影响。(
沈志勋)发酵乳产品FMP对轻微消化症状的缓解无需依赖膳食纤维和活动Nutrients[IF:4.]
①纳入两项研究中名18-60岁的女性参与者,连续4周摄入发酵乳制品(FMP,含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NCMI-等),对腹胀、腹痛、肠胃胀气、腹鸣等消化症状进行综合评分;②结合两项研究结果,摄入FMP的2周内消化症状就出现显著改善;③FMP对轻微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善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体育活动和时间之间的关联缺乏统计学显著性;④食用FMP可迅速改善轻微消化道症状,并与膳食纤维和体育活动无关。
ConsumptionofaFermentedMilkProductContainingCNCMI-inWomenComplainingofMinorDigestiveSymptoms:RapidResponseWhichIsIndependentofDietaryFibreIntakeorPhysicalActivity01-04,doi:10./nu
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CNCMI-的发酵乳制品FMP可能有缓解消化道症状的作用。本文纳入亮相独立的随机对照实验,对名18-60岁的女性食用FMP后消化道症状情况进行跟踪,发现FMP在2周内即可改善相关症状。该结果对缓解轻微消化道不适具有参考价值。(
小肠君)鼠李糖乳杆菌14E4株对健康人粪便菌群的影响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IF:3.52]
①从成熟奶酪中分离出多株乳酸菌,选定一株具有益生菌特性的鼠李糖乳杆菌(14E4株),将其添加于发酵乳中;②14名25–40(30.7±4.0)岁、BMI18(25.18±5.21)的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连续15天每日分别摄入添加了14E4株的发酵乳或普通发酵乳,常规杂食饮食,经过1周的清洗期,2组互换进行交叉试验;③14E4株对志愿者粪便菌群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④14E4株减少了粪便菌群中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
ProbioticpotentialofaLactobacillusrhamnosuscheeseisolateanditseffectonthefecalmicrobiotaofhealthyvolunteers02-05,doi:10./j.foodres..02.
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从奶酪中分离出一株具有益生菌特性的鼠李糖乳杆菌并添加于发酵乳中,并分析其对健康志愿者粪便菌群的影响。(
沈志勋)益生菌有望辅助IBD治疗ProbioticsandAntimicrobialProteins[IF:2.]
①对例炎症性肠病患者(40.6±15.3岁,女性占58.5%)进行至少36个月状态跟踪,包括78例克罗恩病(CD)和例溃疡性结肠炎(UC);②按照口服益生菌/总治疗时间比值,将患者分为≤24%,25-74%和≥75%三组,所用益生菌包括单菌或混合益生菌,记录需要全身性类固醇用药、住院及手术等不良事件;③服用益生菌时间占25-74%的CD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64%;④服用益生菌时间≥75%的UC和CD患者中,不良事件分别降低%和93%。
EffectofProbioticUseonAdverseEventsinAdultPatientswith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RetrospectiveCohortStudy01-26,doi:10.7/s---0
使用益生菌调理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可能缓解相关症状。本队列研究纳入例IBD患者,发现使用益生菌可降低类固醇用药、住院及手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益生菌使用频率越高效果越好。本结果对于改善IBD患者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小肠君)补充益生菌或改善氧化应激状态ProbioticsandAntimicrobialProteins[IF:2.]
①纳入11项随机试验(名受试者)进行荟萃分析,评估益生菌补充剂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②益生菌可导致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但对谷胱甘肽(GSH)水平无显著影响;③纳入分析的研究数量和人数相对较少,研究大多在伊朗进行导致结果不能应用于其他人群,及受试者BMI与益生菌补充剂量相似导致不能进行亚组分析;④补充益生菌可能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为预防一些慢性病带来有益的效果。
TheEffectsofSupplementationwithProbioticonBiomarkersofOxidativeStressinAdultSubjec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RandomizedTrials01-21,doi:10.7/s---1
ProbioticsandAntimicrobialProtein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在11项研究(近名受试者)中发现,补充益生菌或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沈志勋)植物乳杆菌对改善缺铁儿童缺铁或无助益JournalofPediatrics[IF:3.]
①纳入63名5-18岁美国缺铁儿童,给予低剂量硫酸亚铁,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分别摄入或不摄入益生菌植物乳杆菌v株(LPv);②治疗6-8周后,所有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由23.7ng/mL升高至45.4ng/mL,LPv组的升高值(23.2ng/mL)与对照组(20.0ng/mL)间无显著差异;③排除体重和剂量的影响后,铁蛋白水平的增加与益生菌的使用无显著相关性;④低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耐受性好、副作用轻、疗效显著,益生菌LPv对其无影响。
UseofaProbiotictoEnhanceIronAbsorptioninaRandomizedTrialofPediatricPatientsPresentingwithIronDeficiency02-04,doi:10./j.jpeds..12.
低剂量的硫酸亚铁常用于儿童补铁。本研究纳入63名5-18岁美国缺铁儿童,在使用硫酸亚铁进行补铁的同时摄入益生菌植物乳杆菌v株,发现益生菌的摄入没有显著改善儿童对铁元素的摄入。(
小肠君)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董亚净,Mayday,吴芹,沈志勋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Cell又三发,聚焦大肠癌、肠道真菌和细菌调控线虫基因
打开黑箱,揭秘粪菌移植的机制
重磅!中国RCT研究登上Gut!高脂饮食伤菌、促炎、损健康
Cell子刊火力全开,6篇重磅文讲透肠道噬菌体
实锤!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代谢疾病有因果关联
益生元专题:近期临床进展小汇总
动物共生菌群专刊:从菌群结构分析迈向功能分析
JAMA聚焦感染病:腹泻诊疗指南+二代测序快速诊断
宝宝吃母乳,可别忽视母乳菌群
社会不断发展,哪些人在变胖?
点击阅读原文,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药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