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年8月31日下午,Dr.Chan照常出诊,前面几个都是复诊病人,病情不是明显改善,就是已经进入良好稳态,使得Dr.Chan的心情愉悦而平静。
后面来了一位不普通的病人,却给了Dr.Chan一个“六连击”。
第一击:Mar..CH....
Oh,No!
Dr.Chan连这个名字都不会念。
不过,这一击并没有杀伤力,只是虚晃,让Dr.Chan尴尬了一下。病人自己按顺序走了进来。
第二击:哦,是个歪果仁,美女来滴。
这时候,Dr.Chan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英语水平来了。
一开口,原来会讲国语。
哈哈,虚惊一场!
第三击:这一击来真的,重拳!!!
病情如下。
患者32岁,母亲阿拉伯裔法国人,父亲叙利亚人。
从3岁开始,近30年来,反复发热、腹痛、肌肉酸痛、多个关节(不固定)疼痛。
——好复杂啊,但有点意思,Dr.Chan喜欢!
上述症状无明显诱因下发作,无明显原因自行缓解,发作也无规律,症状持续时间从半天到1周不定。
——哇塞!头大!Dr.Chan不太喜欢没有规律的事,但世上没有规律的事情极少,先看看细节如何再说呗。
(1)发热突然出现,多为低热,最高体温39℃,持续半天到3天不定,突然自行消退。
——在西医而言,“发热查因”就是一个常常需要进行科室甚至是全院讨论的疑难病例。但对于中医来说,退烧,通常还是有招的。
(2)腹痛为全腹痛,伴或不伴随发热。发热时、情绪紧张时、月经期腹痛会加重。月经期常需卧床几天并不愿进食,止痛药物作用不大。
——在西医而言,“腹痛查因”也是一个常常需要进行讨论的疑难病例。对于中医,腹痛,也不算很难弄。
(3)不定时发生肌肉疼痛,多为小腿(双下肢腓肠肌),无发热、腹痛时也会发生。
——在西医而言,可能是需要进行肌肉、神经、血管等方面多种检查。而中医,缓解这个,不难。
(4)全身多关节游走性疼痛,以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多见,通常为单侧关节,无关节变形,非发热期也常有关节痛。
——在西医而言,消炎消炎!!换成中医治疗,若单纯是控制症状,没什么难度。
(5)既往曾出现过多次皮疹(具体不详),皮疹出现与发热无明显关联,皮疹一个月前曾出现过。
——反复皮疹,西医同行多数不太喜欢。Dr.Chan也承认,有些反复发作的皮疹的确不好搞。
以上每个主要症状若单独看,好像中医不太难治,但串起来,不简单,至少当时Dr.Chan没有清晰的头绪。
这一击,Dr.Chan先顶住,继续看看下面还有没破绽可寻。
第四击:西医诊断已明确——家族性地中海热,年一直规范口服秋水仙碱至今。患者父亲、姑姑、叔叔均确诊为此病。
——这连击确实厉害!家族性地中海热,一个Dr.Chan从没听说过的西医病名。
还家族聚集,难道是遗传性疾病?!
看这歪果美女衣着,不太像穷人,这么多年都没有控制?!
难道是西医没有一点办法的?!
整得Dr.Chan心中一连串的想法。
第五击:病情缓解期从7天到30天,从没有超过1个月无发热、腹痛发作。
——从没有过过一个月的“好日子”?!
Dr.Chan先心疼病人几秒钟,然后就是一堆的问号:
中医能接吗?
我有能力帮她吗?
能帮到什么程度呢?
第六击:患者小时候曾在法国看过中医,中药治疗有效,但近二十年来没有中医治疗(虽然患者小姨是个中医从业者)。
——这一击虽然狠,但危中有机。
Dr.Chan又能否超越前人的疗效呢?
很可惜,前面治疗过的具体方药已经不可能知道了。
而且,这样的病人信任度又如何呢?
Dr.Chan实在没有把握一击即中。
既然接诊了,那就试试看呗!
终于轮到Dr.Chan出招还击了。
甭管中不中,还手是个态度,但还是需要十分认真的。
Dr.Chan详细问了当前情况:
患者前天及昨天均有发热,没有测体温,就诊前10分钟测体温正常。
近几天无腹痛。
昨晚到今天上午双下肢有肌肉痛(腓肠肌),为刺痛,伴明显沉重感。
近几天双踝关节疼痛,今天不痛。今天右侧髋关节疼痛。
便秘,现无腹胀。
容易出汗,夜眠有时好有时差,无明显怕风寒。
Dr.Chan又做了一下相关体查:
舌质淡红而暗,苔白腻干,舌底络脉稍粗黑;脉沉稍弦。
形体肥胖,无皮疹,步态正常,双踝关节稍肿不红,膝关节无变形无红肿,活动正常。右侧髋关节部位未见红肿等异常。
Dr.Chan边查体边想,目前局面类似匈奴军偷袭边境,刚收割了一轮财物,边抢边退。
决定以诱敌并重兵歼杀之策,予以柴桂法+升鳖法中药7剂试试,看能否起到杀儆的震慑效果。
2公元年9月9日下午,歪果美女来复诊了。
Dr.Chan心中甚是忐忑!!!
因为上次下班后,Dr.Chan回去查了查:
家族性地中海热是一个基因遗传性疾病。
目前无法治疗,所谓的唯一有效控制药物“秋水仙碱”,实际疗效远远不如人意,看看这个美女病人的病史就知道。
在中国,因为发病率很低,没有人对家族性地中海热进行系统研究。
至于中医治疗家族性地中海热的经验,更是无从谈起了。
于是,Dr.Chan期待着首次答卷的分数。
脱掉口罩,有笑容,Dr.Chan知道,我没有砸中医的牌子。
具体情况如下:
服药期间,无发热,无腓肠肌疼痛,无右侧髋关节疼痛,夜眠尚可。
年9月2日月经来潮,伴随腹痛发作,但腹痛仅维持一上午便消失,腹痛程度为既往的20%左右,自诉十几年来月经期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月经无血块,5天干净。
目前仅右侧踝关节疼痛稍肿,余可。
舌质淡红而暗,苔白稍腻干,舌底络脉稍粗黑;脉弦稍沉滑、左尺弱。
初战告捷,感觉邪气隐退潜匿,正气亏虚。
正所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法宜乘胜追击,并搞好后勤补给。
守前法,加温肾扶元,又7剂。
Dr.Chan这一下有点学霍去病,就是希望可以霍然去病。
3公元年9月16日下午,歪果美女第三次来看Dr.Chan了。
美女对我说:
服药后自我感觉不错,无发热、腹痛、肌肉疼痛。
昨晚腹部胀重,但不痛,现已消失。
精力尚可,右侧踝关节疼痛减轻。现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游走性偶发性疼痛,余可。
舌质淡红而暗,苔白稍腻干,舌尖红,舌底络脉稍粗黑;脉弦滑稍沉、左尺弱。
Dr.Chan判断形势:
匈奴大军已潜匿不出,但小分队仍不时外出抢夺,而己方后勤补给仍不足。
攘外安内并举,并梳理通畅粮草、信息等渠道。
又7剂。
4公元年9月23日下午,歪果美女如期复诊。
她平静地述说:
近期均无发热、腹痛、肌肉疼痛。
现左侧踝关节、膝关节刺痛,余关节偶有疼痛,但疼痛程度均较既往减轻,夜眠有早醒,余可。
舌质淡红而暗,苔白稍腻,根部稍厚,舌底络脉尚可;脉弦滑稍沉、左尺弱。
与匈奴之战,似乎逐渐进入一个相对静默期。
但Dr.Chan知道,这不能掉以轻心。按照既往规律,匈奴大军潜藏绝不超过30天。而这30天的期限,即将来临。
前面3次,Dr.Chan都是每次开7天的药,步步为营,以方便调整。
在关键时间即将来临之际,这歪果美女却说:她要开2周的药,国庆假期她要出去玩。
那没办法了,Dr.Chan只能随机应变,仔细应对,考虑长远一点。
顺应病人要求,改变一下之前步步为营的战略——14剂中药!!!
继续以精兵强将清扫这些奸狡顽固的散兵游勇。
并排好兵,布好阵,备好粮草。
放出消息:我就在这里,欢迎来战。
5公元年10月7日下午,这“任性”的歪果美女终于来了。
她说:
感觉棒极了!!!!!
这一个月来一直没有发热、腹痛。
年9月27日月经又来潮,竟然没有腹痛、腰痛,有小血块,量正常。
近一周来无关节疼痛,近3天在外爬山走路,第一天约6公里,第2天大概10+公里,第3天20公里左右,均无出现肌肉、关节疼痛。
说话时眉宇间荡漾着甜蜜。
——真是任性啊,一利索点,就放纵了。不过,也能理解,20多年来就从没有这么爽过!
目前见:轻度疲倦,双下肢腓肠肌有沉重感但不痛,余可。
舌淡红略暗,苔白稍腻,舌底络脉尚可;脉弦滑稍沉、左尺仍弱。
终于闯过了30天期限的大关!!!
虽然美女任性放纵了一把,幸没有引来匈奴袭击。
得意须静!
始终匈奴主力大军未见,心,万万不可懈惰!
继续一边诱敌,一边清扫战场、休养生息,中药又7剂!
6公元年10月14日下午,“任性”美女又来了。
这两天有点台风雨,风邪湿邪较盛,Dr.Chan有点小担心。
果不其然!
她说:
上周仍偶有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游走性疼痛。
自评疼痛分2-3分之间(0分为完全不痛,10分为最高分),比既往关节疼痛轻。
这一周来依然无发热,无腹痛,无肌肉疼痛,但上周双下肢腓肠肌沉重感变化不大。
现略感疲倦,无关节疼痛,双下肢腓肠肌仍有沉重感但不痛,余可。舌淡红略暗,苔白稍腻,舌底络脉尚可。脉滑而无力,稍沉弦。
天时不利,仍有匈奴散兵游勇前来骚扰,却始终未见匈奴主力大军。
而己方外出扫荡的先锋队呈现疲态,主力军可能因久未经战而似有惰心(这跟美女3天几十公里爬山走路,动荡军心有关)。
法宜:继续诱敌外出,见一个灭一个;对己军,加强休养生息并继续演练歼敌之技法与阵型。
又7剂!
匈奴大军潜遁,战事虽未完,但暂告一段落,虽未大胜,但战绩已超从前。
学完霍去病驱杀匈奴之后,Dr.Chan还要学学辛弃疾,拿起笔来,写写战后总结体会。
①基因遗传性疾病,有学过现代医学的朋友大概会知道,这就相当于上帝给你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这是一个让你一直不开心,只能苦笑、认命的玩笑。
插个话,说起基因,Dr.Chan要先给复旦大学遗传学泰斗谈家桢教授鞠个躬。
Gene,谈老前辈理解为“生命的基本动因”,因此翻译成中文“基因”。
不容置疑,这是翻译最高境界“信达雅”的最佳代表之一。
既然是生命的基本动因出现了问题,那就意味着不能修改归正。否则,就是逆天了。
但逆天的事,人类还做得少吗?!
——人,总得活在希望当中!你说是不是?!Dr.Chan认为:所谓“绝望”,就是在绝处,仍有渴望,会有可望——至少,态度上应该如此!
对于基因疾病,西医已经开始了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但目前评价仍停留在“有前景”、“可望”、“将”、“待突破”等字眼上。
就目前,绝大多数西医临床医生的态度是:
忍忍吧,就这样了。
疼?来,开点止痛药给你!
②那么,基于中国古代对自然和人关系的独特理解所构建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对于基因遗传性疾病,作为中医人,又该如何思考呢?
因为没有任何前辈的直接经验可供参考,通过这一例家族性地中海热的基因疾病,Dr.Chan就以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下经验,发表一下想法。
明知道中医是不同于西医的医学体系,理论基础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和逻辑不一样,就不应该被西医的病名和理解所迷惑、所扰乱,应该坚持先用中医自己的逻辑仔细分析。
同一样东西,中西医认识完全相反的例子太多了。
举个栗子,人参,现代药理认为人参皂甙是主要药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根皮中。
那么可以得出结论:人参的须根改善疲劳、提高免疫(补气)的作用大于人参主根。
但是,中医认为人参主根才是补气作用最强的,人参的须根补气作用比较弱。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中医是对的,甚至,被打掉皮的光皮人参,依然有很强的补气作用。
刚接诊这个病例时,Dr.Chan心中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病因来自于先天;
(2)症状多而复杂;
(3)发作无规律性;
(4)病程足够长。
这“4大金刚”随便一个都不太好对付。
所幸,病人给了我信任,近20年中医从业生涯也给了我信心,我就接下了这单“生意”了。
我在想,所谓先天性疾病,有点像皇上给你下了一道圣旨,命令你遵照执行。
错误的皇令,我不能推翻。
可是,我能不能......
让圣旨没有送达呢?
假装没有接到圣旨呢?
假装遵旨,实际上却不执行呢?
部分遵旨,部分不遵旨呢?
甚至,另立山头呢?
其实,算一下,还是有选择的嘛!
这么多选择,中医应该能多少匹配一些、干点活吧。
中国历史上,战乱纷纷,但偏安一隅的州、城并不罕见。
于是,Dr.Chan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当中拼命搜索,终于在中医经典四大名著之《伤寒杂病论》中找到我需要的可能答案主体。
姑且试之,竟获良效!
当然,这仅一个案例,暂不能推演普适。
这也是Dr.Chan暂不公开处方的原因,欢迎同道中人切磋交流。
中医啊,就是有瘾,爱上了,戒不掉!
中医人啊,就是有病,同样是个不能被治愈的病。
这病需要看病才能缓解,而且越疑难越过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