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小讲堂第十期小儿腹泻病

北京白癜风那儿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小儿腹泻病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普及大家对小儿腹泻病的了解。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的消化道综合征,同时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有可能引起腹泻,是目前6个月至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病因

(1)非感染性因素:

1)饮食护理不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以淀粉类食品为主食,或饮食中脂肪过多以及断奶后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均能引起轻中度腹泻(消化不良)。

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制品过敏而引起的腹泻。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吸收不良引起腹泻。

4)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2)感染性因素

1)、肠道内感染

病毒: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引起,病毒性肠炎常见病原是轮状病毒

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真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性杆菌等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菌、婴儿以白色念珠菌性肠炎多见。

寄生虫:如蓝氏贾弟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

2)、肠道外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伴有腹泻症状。

肠道菌群紊乱: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二、临床表现

腹泻病的共同表现:

1.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里急后重)

2.全身症状(发热、精神食欲差)

3.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不同脱水程度判断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百分比

3%~5%

5%~10%

大于10%

累积损失量

30~50ml/kg

50~ml/kg

~ml/kg

精神状态

稍差、略烦躁

烦躁或萎靡

昏睡甚至昏迷

皮肤弹性

稍差

极差

口腔黏膜

稍干燥

干燥

极干燥

眼窝及前囟

稍凹陷

明显凹陷

深凹陷

眼泪

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尿

酸中毒及休克

不明显

明显

三、治疗

1.饮食治疗

建议继续母乳喂养,鼓励进食。人工喂养儿年龄<6个月者,可继续喂养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6个月者给予平日习惯的日常饮食(如粥、面条、烂饭等,可给一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避免不易消化食物。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应禁水。禁食时间≤6小时,应尽早恢复饮食。

2.液体治疗

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预防脱水

3.控制感染

病毒性肠炎不需用抗生素。细菌性肠炎根据病原,选择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

4.对症治疗

(1)止泻:蒙脱石散剂,小于1岁每次1g,1~2岁2g,>2岁3g,冲水20~50ml口服,每日三次。

(2)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应用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5.补锌

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大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含元素锌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天。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mg,葡萄糖酸锌mg。

四、预防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食具要定时消毒;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必要列出一些不适宜儿童腹泻使用的药物:沙星类药物、四环素、复方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这些药物部分对儿童副反应明显,部分药物对儿童毒副作用尚不明确,因而不推荐儿童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fx/9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