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检查优点众多、应用广泛,但是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我们超声医生注意规避,以减少漏诊、误诊。
现举例说明如下:
1、同图异病,需充分结合病史考虑。例如TVS显示内膜增厚(测量A),内见一小的囊性暗区。如果不知道患者年龄和生育史,可有多种不同诊断。若是育龄期女性该图可能是早期的宫内妊娠;若是65岁使用SERM(选择性雌激素拮抗剂,过去常用它莫昔芬,现在常用雷洛昔芬)者,则可能是需要手术病理才能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
2、来自盆腔外原因引起的下腹痛。如患者因下腹痛来行超声检查,可能是盆腔原因引起疼痛,也可以由腹壁病变如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引起,还可能是转移的恶性淋巴结、腹壁疝、腹直肌鞘血肿、脓肿等。探测前腹壁常需要高频线阵探头,常用的腹部探头近场效果欠佳不利于探测前腹壁。而TVS探头探测深度及视野不够不能满足皮下组织的观察。
例:30岁女因小腹痛来行TVS,问诊得知腹痛来源在腹壁。用10mhz的线阵高频探头见腹壁实质性团块(箭头),活检提示子宫内膜异位。
3、阴超显示输尿管下段结石:
A经TVS纵切显示下段输尿管(Ur),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位于输尿管膀胱入口处,膀胱(U)此时空虚。B横切也显示下段输尿管内结石强回声团伴声影(箭头)
4、某些疾病只行TVS可能出现漏诊,如:盆腔巨大包块、增大子宫、带蒂浆膜下肌瘤、异位妊娠和子宫位置较高的宫内妊娠;某些异位妊娠误判正常宫内妊娠;低估腹腔积液及积血。因为TVS穿透力较低,子宫长约8-10cm,故不能被完全观察到。无论宫内宫外妊娠,因子宫增大,TVS都有出现漏诊的可能。
例如:
TVS示“正常”子宫矢状切面,并无宫底包块征象,B经腹部显示带蒂肌瘤,与宫底(UT)相连。
5、阴道超声下的解剖方位:
大多数生产商将最狭窄的部分显示在图像的上方,该狭窄部分与探头表面相连,看起来就像它是从探头发出。因此,TVS图像则是声束进入人体后旋转90度而得的(图5),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液平面出现在图像上方,肿块出现的位置是前方还是后方,是头侧还是尾侧,是子宫还是附件区(图6)。
TVS纵切,子宫呈前倾/前屈。图像由声束进入人体后旋转90度而得。声束顶端(狭窄部分)在探头表面,经90度旋转后出现在图像的上方。腹部超声和TVS都可显示前腹壁(a)。B横切前倾/前屈的子宫,图像见上。由探头逆时针旋转90度而得。同样由声束进入人体后旋转90度而得。子宫右侧(r)出现在图像左侧。
TVS纵切示右附件区囊性包块,内部见细密弱回声及高回声团块(包块的前方),该囊性包块孤立存在。结果为卵巢良性畸胎瘤,其内有脂液分层,高回声的脂肪漂浮在低回声液体的上方。(图像上标注的)头侧,尾侧,前方,后方是指患者而言。声束顶端出现在图像的上方。
6、还有一个失误就是检查过程中专注于生殖器官而忽略膀胱。通常TVS前患者被要求排空尿液,膀胱因此塌陷缩小而难以探测。检查者需仔细调整探头角度,朝向腹前壁,注意勿施压。过度向膀胱和尿道施压会令患者感觉不适,同时也会将膀胱壁挤向对侧而难以辨识。辨别膀胱有助于子宫前方包块的识别。偶尔会将子宫前方的囊性包块误以为是膀胱。检查膀胱可发现一些未引起注意的膀胱肿瘤,也可发现一些常规阴超难以发现下尿路异常。
A纵切子宫在巨大囊性包块(M)后方。膀胱因包块的挤压塌陷缩小。误以为是膀胱。
TVS示塌陷的膀胱(箭头)和巨大的囊性包块(M)。
7、阴超的检查顺序和技巧:
探头放进V,先检查膀胱。接下来是宫颈。声束直接垂直进入宫颈,了解宫颈长度。观察宫颈可避免漏诊以下疾病:宫颈息肉,脱垂入宫颈的肌瘤(见下图),危及生命的宫颈妊娠(见下图)。另外腹腔游离液体/积血/积脓/腹膜种植包块等,在仔细检查宫颈时都有可能被发现。另外,宫颈管腔内的线状回声与子宫内膜腔相连,使声束与宫腔线一致,识别子宫正中长轴切面。只有在真正的子宫正中长轴切面上才能获得精确的子宫内膜厚度。弄清楚了子宫内膜腔才能判断真正的宫内妊娠,才不会误将异位妊娠当作宫内妊娠。
TVS纵切显示宫腔内回声紊乱(因内膜增厚出血,见箭头),但该图只显示了部分宫颈回声。B将声束直接朝向宫颈,显示宫颈内有团块回声,后证实为带蒂肌瘤脱垂入宫颈,向宫颈外口突出。这只是冰山一角现象。
A宫颈(C)正中纵切面可见一孕囊,内见胚胎、卵黄囊,提示宫颈妊娠,孕囊植于宫颈线下。
B探头相对宫颈旋转90,显示妊娠囊和胚胎,提示为孕囊植于宫颈线(星号)下的宫颈妊娠。
A:纵切显示妊娠囊,内见胚胎,被误认为是宫内妊娠,实际为宫外孕。腹部超声不能确定是正常宫内妊娠,因为未见宫颈线与宫腔线之间的延伸关系。
B:TVS操作不当也可误认为是宫内妊娠。出血和孕囊周边的滋养层可被当作子宫肌层,而孕囊尾端结构可因肠道气体干扰显示欠清。如果看清楚了宫颈线与宫腔线之间的延伸关系及宫腔内空虚,那么异位妊娠也可被发现。
(未完待续)
来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