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子痛怎么办中医帮你解决问题

孩子子肚子痛怎么办?   肚子痛是指胃腔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骨盆下部靠近外生殖器的骨头)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因此又称腹痛。婴幼儿如果出现突然或阵发性反常哭闹,曲腰啼叫、时急时缓,或双手捧腹、起卧颠倒、烦躁不安、或屏气出汗、面色苍白,或精神萎靡、曲腰蜷卧等症状时,常常就是肚子痛了。   什么原因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般来说,孩子的腹痛经常是因为饮食不当、受寒等导致胃肠功能的失调而出现的功能性疾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孩子比较痛苦。   中医将孩子腹痛按病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主张分型治疗。   一、腹部中寒   表现   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遇寒则加剧;面色苍白,痛得厉害则额出冷汗,甚至唇色紫暗,肢冷;或呕吐,腹泻,小便清长。   治疗   可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中药治疗,如木香、丁香、肉桂、当归、干姜等。也可以用含有以上中药的小儿中成药,如“启脾丸”,每次1丸,一日2次;或“小儿香橘丹”,每次1丸,一日2次。   如何饮食调理?   孩子应多食健脾的食品,如大枣、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等,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   吃一些温热性的,软的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做一些药粥给孩子吃:   1、生姜5克,醋适量。将生姜捣成细末,加适量水,急火煮片刻,放入食醋。趁热

饮之,一次喝完。

2、柿饼4只。将柿饼放置锅中蒸熟。每次1只,趁热吃,一日2次,连服2日。   3、粳米50克,扁豆10克,红枣10个,山药30克。将扁豆、红枣放入锅中煎汤,去渣取汁,兑入粳米、山药,煮粥。每次毫升,一日1次,连服7日。   忌食油炸、油腻等不好消化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以及坚硬的食物。   二、乳食积滞   表现   腹胀,腹痛,按之痛甚,嗳哕(打嗝呕吐)腐浊,口气酸臭,不思乳食,时转矢气(放屁),粪便秽臭,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时有呕吐,吐物酸馊,夜卧不安,时时啼哭。   治疗   可用消食化滞、行气止痛的中药治疗,如陈皮、厚朴、枳壳、香附、山楂、神曲等。也可以给大些的孩子吃含有以上成分的“保和丸”,每次3~6克,日服3次;如果因过食肉食所引起,可加用“健脾消食丸”,每次1丸,一日2次;学龄前儿童可选用“化积口服液”,每次1支(10毫升),日服3次;婴幼儿送服“小儿化食丸”,每次1丸,日服3次。   饮食调理   宜食消导行气、化滞的食物。如带壳或不带壳的谷(小米)、稻(大米)和麦,把它们炒黄还是炒焦服用,要根据腹痛或舌苔薄厚程度而定。舌苔越厚,炒得要越焦,将炒焦的谷米煎水热饮。   山楂生食、煮熟均可化滞。舌苔厚,大便秘结者,可用炒焦的山楂煮水喝。   乌梅煮水,或用陈皮、苏叶、梅子,加少许红茶泡饮,也能有效消除乳食积滞。   宜吃清淡食物,如牛奶、米粥、烂面条,稍加调味佐料(味精、姜、葱、蒜末)等。也可以在家自制一些汤药给孩子服用:   1、山楂克,麦芽50克,厚朴10克。将山楂、麦芽分别炒焦,与厚朴同煎,去渣取汁。每次饮服15毫升,一日2次,连服2日。

2、小米50克。洗净,煮粥,多加水,煮烂。每次50毫升,一日1次,连服5日。   3、莱菔子20克。加水适量,煎汤。以汤代茶,频频饮之。   4、生山楂10克,槟榔10克。先将槟榔打碎,山楂去核,加水适量同煎,煎至30分钟,去渣取汁,凉后加入白糖少许。以之代水,频频饮服,不拘时。   忌食生冷食物及肥肉、煎炸油腻、糯米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脏腑虚冷   表现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食则缓;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清冷,饮食较少,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   治疗   可以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中药治疗,如“附子理中丸”,每次半丸~1丸,日服2次。   饮食调理   多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羊肉、山药、核桃、栗子等温性食物。也可以在家自制一些药粥给孩子服用:   1、粳米50克,核桃肉15克。将粳米用清水洗净,核桃肉捣碎,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次毫升,早晚各1次,连服3日。   2、生姜50克,韭菜克,牛奶毫升。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中,再将牛奶或奶粉兑入汁中,慢火煮沸。每次20毫升,趁热饮服,一日2次,连服3日。   忌食煎、炸、烤、熏、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鸡蛋、煎饼、麻花、烤羊肉串等。另外,也要拒绝生冷食物。

快来加入我们吧

咨询75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fz/1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