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黄女士(化名),因吃了许多柿子和黑枣,随后出现腹痛胀痛,愈加难忍达4个月之久,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结石”。借助影像显示患者胃内堆积一块“巨大异物”,医生当即判定这个“巨大异物”正是导致黄女士腹部胀痛的元凶,缘于她吃多了柿子、黑枣等食物在其胃里残留堆积导致结石。
胃结石是胃内形成的异物凝结成硬块,又称“内源性胃异物”,它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通过幽门进而排除体外。
它可分为
植物性结石;
动物性结石;
药物性结石;
混合型结石四类;
其中,植物性胃结石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植物性胃结石发病症状:
上腹部隐痛、胀饱,伴有坠胀感、反酸嗳气、恶心等。有些人也会出现呕吐、厌食或体重明显减轻等异常改变。查体时医生按压其上腹部,会有压痛感,有时可触摸到胃结石肿块。患有胃动力障碍等疾病人群,一旦进食不当,则易引发胃结石,并对胃壁产生压迫,从而刺激胃酸分泌过多,或引发胃黏膜溃烂甚至穿孔。
柿子中富含鞣酸,尤其是味涩没熟透的柿子,一旦食用,其表皮在胃酸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有机结合易形成不溶于水的堆积物;同时,其果胶、树胶等成分遇酸易凝结,并将果皮、果纤维或食物残渣搅在一起形成凝块,当食量过多,则黏结形成巨大坚硬的团块,或危急生命。此外,人们经常吃的大枣、山楂、石榴、葡萄等,如果过量进食,易形成胃结石。
胃结石的治疗
针对胃结石以碎石治疗较为常见,但并非“一碎了之”。被碎的结石在排泄时,会随着胃肠蠕动,在幽门口或肠管内或形成碎石团导致梗阻,因此,要观察肠道是否排气,有无血便,以及有无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碎石后要适时禁食,防止因食物纤维素与碎了的石块凝结形成新的结石,应及时采取静脉抑酸、碳酸氢钠碱化胃内环境等治疗手段,促使胃内碎石溶解并顺利排出体外。
针对胃溃疡、胃反酸、胃肠动力较差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等群体,碎石时可加用促进胃动力药物,有助于碎石的排出。日常建议少食未熟的柿子,忌空腹或过量食用易形成胃结石食物。
“北京医生”粉丝反馈
“健康优选”群介绍
敬爱的北京医生粉丝们,你们好,北京医生为了感谢粉丝一直以来的支持,特建立了‘北京医生’粉丝反馈群——“健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