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小常识,秋冬必备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a_6562617.html

秋天是忙碌的好日子

人们忙着去品味秋雨、欣赏红叶

感受阳光的温馨恬静

秋天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好日子

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感受秋高气爽

现代中医专著《中医儿科学》总结了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各类小儿疾病的预防措施,愿孩子们都能以健康的身体对抗秋风。

常见小儿传染疾病

1

手足口病

初始症状: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以耳下部腮腺肿胀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有发热、头痛、畏寒、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

传播途径:病人自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有高度传染性。主要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传染。

易感人群:病例多发生在5—15岁人群。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3

水痘

症状:以发热、头痛、无力及上呼吸道炎症表现,持续1天左右。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常伴有瘙痒。极少数情况会产生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发病1—2日至疱疹结痂时,均具有传染性。皮疹全部结痂脱落后无传染性。以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有较高免疫力。

4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一般有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之后出现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或脓血便。腹泻频繁者可出现口渴、心慌等脱水表现。

传播途径: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

易感人群:各年龄组小儿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

5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在口腔两侧颊粘膜靠第一磨牙处的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经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触病人后90%以上易感者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秋冬季有效预防措施

1.优化环境

学校教室要定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使空气清新。班上如果有患病学生要劝其回家治疗,同时教室要进行消毒处理。

2.避免受凉

当早晚气温变化或孩子运动出汗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为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3.补充营养

注意多为孩子补充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4.生活规律

保证孩子中午和晚上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个人防护

教育孩子要勤洗手,加强卫生意识,不随便乱吃东西,注意防寒保暖。

7.免疫预防

疾病流行季节可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

8.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来源:三峡广电

提高防护意识预防疾病传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fz/5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