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好了,肠道清了,疾病就少了,容颜也美

汉代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唐代药王孙思邈也说:“便难之人,其面多晦”。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粪毒”对健康的危害。就是说,大便通畅,肠道清洁,人就不易得病,就能健康长寿。对于爱美的女性而言,肠道的清洁与否还关乎颜值,一句话:要想皮肤颜如玉,就得肠道清如水。

一、什么情况下被称为“便秘”?

便秘,全称“大便秘结”,指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排便时间延长(排便频率每周少于2-3次)且排便不畅。

调查表明:便秘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患病比例为1:4.5,且便秘患者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高达22%。

二、便秘:伤身又毁容!

便秘使得粪便在体内滞留形成“垃圾站”,继而引发一系列状况,让人伤身又毁容!

以下就是便秘的8宗罪:

1、影响“面子”工程

长期便秘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引起面部色素沉着,出现肤色暗哑、黄褐斑、痤疮、粉刺、痘痘等。

2、导致肛肠疾患

便秘人群的粪便一般较为干燥,排便困难,可以引起或加重痔疮、肛裂、肛门感染、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

3、致癌

据统计,粪便在大肠中储存12个小时以上,就会产生22种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被肠道反复吸收后可能患癌。美国科学家在《流行病学》月刊上公布了一项报告结果:便秘者的结肠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多。

4、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便秘,会导致肠内积聚有害气体,产生鼓肠,使静脉回流受阻,诱发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痛、嗳气、恶心、肠鸣、屁多、食欲减退等症状。

5、使身体慢性中毒

粪便长时间滞留体内,其中的有害物质会被身体二次吸收,使身体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如头晕乏力、精神淡漠、口苦、心烦易躁等症。

6、影响大脑功能

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7、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来说,便秘是不可忽略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许多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患者,常因排便过于用力,造成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反射,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脏停搏、心脏综合症等突然发生,凶险万分。

8、引起性生活障碍

便秘导致排便过于用力,直接造成直肠肌肉疲劳,肛门肌肉过度收缩,就会导致盆腔底部充血,引起性欲减退、高潮困难等。

三、便秘:常见却不好治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但却并不好治,多数人对付便秘都是依赖于服用果导片或外用开塞露。此外,似乎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毋庸置疑,果导片或开塞露只能治标,缓解一时之急。“治病务求其本”,只有找到便秘的病因,针对病因斩断其根,才能收到效果。

四、实性便秘VS虚性便秘

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中医将便秘分为实性便秘和虚性便秘。自然,性质不同,治法也不同。

1、实性便秘

实性便秘:以年轻气盛的便秘患者居多,常伴有身热口臭、腹胀腹痛、反酸打嗝等症状,面色比较红,舌苔比较厚。

有两个致病原因:

1

燥热内结

又称热秘,湿热困阻,脾不能运化,就会积热上火,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去润泽,就会大便干结难以排出。

名医叶天士是这样看待热秘的:“阳气郁勃,腑失传导,纳食中痞,大便燥结”,治疗则以“宣通肠胃中郁热”为法。

2

气机郁滞

又称气秘,大肠气机运转失常,阻塞不通,传导功能失职,就会导致大便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

通俗点说,就是大便干硬,或者不太干硬,但想排便却不得出,或排便不顺畅,伴有肠道发出叽里咕噜的肠鸣音和排气增多现象,还会腹部胀痛,甚至胸口和两侧肋下胀满不适,频频打嗝等。

2、虚性便秘

虚性便秘:以年老体弱或患病日久的便秘患者居多,往往大便不干,或排便无力,有便意却排不出来,常伴有心悸气短、腰膝酸软、手脚发凉、爱出虚汗等症状,舌苔比较少。

也有两个致病原因:

1

气血虚弱

又称虚秘。气虚,则大肠传导的推动力不足;血虚,则肠道干燥,失于濡润,就会大便干硬。气血虚弱的便秘患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大便干硬,如羊粪球状。此外,患者身体消瘦,常伴有头晕、耳鸣、心烦、失眠、面色无华、唇色较淡等症状。

2

阴寒凝结

又称冷秘。如果阴寒之邪气凝滞胃肠,也可出现大肠传导失常,大便不下行。常常表现为大便排出不畅或者排便不净感,伴有肠道痉挛“拧着疼”的感觉,腹中冷痛、腹部胀满、喜热畏寒,用手一按胀痛得更加严重,两侧胁肋部也有胀满,手脚发凉,伴有打嗝或者呕吐等。

《医碥·大便不通》曰:有寒结,冷气隐于,阴凝不运。津液不通,故结也,脉沉迟,不能食,腹痛。即仲景所谓阴结也。

五、艾灸分型治便秘,辨证施灸效果好

明代医家张景岳有云:盖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泄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

也就是说,实性便秘以清热祛火、理气导滞为治疗原则,虚性便秘以补益气血、温阳祛寒为治疗原则。

那么,如何辨证施灸呢?

坐灸仪,便秘艾灸好帮手,点击上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jx/9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