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news/a_6029976.html
水证是很重要的一个疾病。从经方治疗原则就能看出来,如果有表证,同时又有水证的,不能单独解表;可以单独去祛水,祛水以后表好不了,可以再去解表,或者说两个方面一块儿治疗。水证,从治疗排序上来说,要优先于表证。我们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很多怪病都是因为停饮造成的。实际在临床当中,我自己体悟,慢性病如果有水证的,不同时治疗水证,想把慢性病治好,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要水证比较明显,就必须得治。表证一般都是急性病,其他半表半里证,里证,很多都是慢性病。慢性病要是有水证,你的方子用不到位,治疗效果会很差。所以说水证很重要。我们要从人的生理角度去理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东西。水在人体占了70-80%的分量,到处都是水。水又有一个代谢的过程,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新水的滋养,才能实现人的正常功能。一旦旧的水排不了,新的水供应不到,他就会失养,就会造成疾病,或者影响其他的治疗,这是比较重要的。经方里边关于水证的方子也是挺多的。从常用的方子大致说一下。
五苓散
五苓散大家都熟悉了,平时在临床当中,可以想象成通治一切停饮。如果没有其他的明显的方证时,一般用五苓散。比如说人舌体胖大有齿痕,其他什么症状也没有,假设有这么个人,让他服五苓散,没有问题,他也会觉得舒服,而且对他的身体有好处。下肢有浮肿,也没其他的问题,你就可以用五苓散。这是一个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的。在临床当中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表现,一个是五苓散证的口渴,这个口渴越喝水越渴,这是他的特征。今天来了一个这样的病人,他晚上口渴(没我之前治的那个干燥综合征的病人重),医院也诊断的干燥综合征,他是晚上口渴的严重,喝水也是越喝越渴,他说晚上非得吃个水果。我给他大量的用五苓散。这样的病人,你不用五苓散,用其他任何的方子都治不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五苓散证。所以原文里边论述五苓散,好多论述的是渴。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五苓散证。另一个就是现代医学叫做诺如病毒的一种情况。这个很奇怪,这个病发作很急,发作以后是上吐下泻,而且他还传染。这种情况用五苓散治,特效。上吐下泄这种病很多方证,理中丸证就有这种情况,泻心汤证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治过一个小孩子,比较明显,他是突然就开始吐,吐完就拉。吐的全是水。孩子吐完了,拉完了,精气神很好,继续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理中丸证要如果到这么上吐下泻的程度,很快人就虚弱了。再一个就是诺如病毒它本身传染。怎么可能用这种去水的方子治呢。恐怕不是现在的科学知识能解释的。伤寒霍乱篇里有一条是论述五苓散的,其实就是这类的病。
真武汤
还有一个和真武汤药剂相当相近的方子—附子汤,我们把这两个方剂放到一块讲。一边比较它,一边说说临床当中比较有特点的地方。真武汤证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症状,就是小便急迫。虽说不是所有的真武汤证都表现为小便急迫。只要有小便急迫你就用真武汤,基本都能起到效果。我们可以把他理解成膀胱的括约肌机能不足了。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实现正常的功能。所以会膀胱里有点尿就憋不住。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真武汤有人用治腰疼,有的拿他治头晕。这些症状临床上有,但得具备有水证而且陷于阴证。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真武汤里面有生姜。所以他在临床当中会有些偏于表,或者说有时候会出现恶心这一类的。这是比较正常的。这里就有一些脉象的问题,一般水证沉脉多,沉脉,弦脉。但是,特别是些年老体弱的人的真武汤证,晚上小便七八次,反而表现为脉洪大有力,但不是真正的有力,他还有别的证。晚上因为小便影响睡眠,睡不成觉,用真武汤也挺好治。
附子汤
大家看附子汤里边没有生姜,但是有人参。所以附子汤证就偏于里虚。生姜可以走表,这里边没有生姜,有人参。在临床当中治些什么?四肢逆冷,脉沉,有明显的水证。身无力,有时候表现为身疼痛,还有一个原文论述到的明显的症状,后背怕冷,如掌大。真有的病人他主诉就这样,他说我后背怕凉就巴掌大一块儿地方。这个都是附子汤证。有时候你碰到这个人,既有水证,又陷于阴证。他也没有其他很明显的症状,他具备这个特征。如果肠胃功能偏于弱,用附子汤。如果阴性证不是很严重,有点头晕,用真武汤。
猪苓汤
大家都知道,猪苓汤治尿路感染非常好。但前提条件得有水证同时得有热。这个很重要。猪苓汤有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就是小便有疼痛感。但不是所有小便有疼痛感都用猪苓汤,得具备猪苓汤的病理特征。还有就是猪苓汤治尿血,基本上服一次就基本止住了。散剂3g服一次就能止住。我见过这样的病人,小便都是粉红色,小便时也有疼痛感,非常好用。医院里后果很严重,最后给切除一个肾。
泽泻汤
泽泻汤治的就是头不清爽。临床上常碰到高血压的病人,他说血压高了以后头就像蒙了一块布一样,头沉,头不清爽,而且又有水证。多半都是泽泻汤证。有耳鸣的,泽泻汤合上黄连解毒汤。效果比较好。但也有个别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茯苓泽泻汤
这个方子治胃反。就是所谓的朝食暮吐,就是突然呕吐。大家看看这个方子,除了生姜之外,其他的几乎和呕吐无关。但他去水的药几乎都全了。而且茯苓的量非常大。所以这个方子,水证比较明显,会突然出现呕吐,有时又有头晕的。在这方面和吴茱萸汤非常接近,临床上就需要去辨证。如果临床上以水证为主,就是这个方证。要是以里虚寒为主,就是吴茱萸汤证。这点我体会比较深,这两个方证在我身上都得过。要是茯苓泽泻汤证的呕吐,你用吴茱萸汤效果真不好。这种呕吐常常早晨一醒,一动就晕。再一动就哗哗的吐出来。再一看要是有水证的话,就是茯苓泽泻汤治疗的范畴。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就是汗出恶风,怕冷明显,又有汗出的这种。有时候有下肢浮肿,比较适合用防己黄芪汤。还有,防己能治疗心脏方面的一些疾病。如果说有水证,同时又有这些症状,而且心脏有点不太合适,就用这个方子合适些。
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汤治四肢不由自主的颤抖,比较好用,有效率也比较高。防己茯苓汤的不由自主的颤抖和芍药甘草汤的痉挛要区别开。那个痉挛是抽,这个是不由自主的抖动,不是很猛烈。
大黄附子汤
比较特殊的一个方子。其实这个方子,一个是在临床中别的方子解决不了的问题用这个方子能解决。一个是从这个方子里面我们能看出好多经方理论和其他的中医理论不一样的地方。大黄这个药一般的都认为是寒性的去实的药。这个方子里,附子是热药。细辛是去水的药,有些强壮作用。大黄主要是下的作用。他跟着这些温药他就去寒,跟着去水的药他能去水,跟着寒药(三个承气汤)他去热。大黄本身有点偏寒,但是单纯用大黄去热的机会很少。
曾用这个方子治好过一个顽固型的便秘。这个病人挺有意思。她是20岁左右参加工作,医院里边,但是条件不好,医院里边没有像样的厕所。她是个姑娘解手不方便。农村找厕所也不方便。她就自己控制自己的饮食,少喝水。就落下一个便秘,一直到她孩子参加工作也没治好。后来我给她治,把所有能通便的药都给她吃,但是吃啥药都有点用,过几天就没用了。后来就仔细问她,有时候会不会觉得浑身没劲啊,身上有一边疼的情况。她仔细想了想,说有时候一边的大腿会疼。平时看着精神还可以,但我觉得她精神不足。看她确实有里寒的倾向,给她用这个药,她还有柴胡证,给配上大柴胡汤,现在好几年了,一直没复发。她是什么法子都试过,还试过吃生土豆,也不管用。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这个方剂也比较特殊,放里证里边也合适,治有里寒的咳喘。我治过一例,时不时的咳嗽、喘,但没有明显的别的症状,有点里寒,但是其他的,表证,半表半里证都不明显。后来以这个方子为主,很快就消失了。也是咳喘了好多年一个病人。
麦门冬汤
比较典型的津液虚的方子,偏于里热。条文里面内容比较简,咳逆上气,咽喉不利。这样的病人咳嗽的很深,都想把肺咳嗽出来了。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咽喉里边有黏痰不爽,想吐出一口很费劲,但也能吐出来,这就够了麦门冬汤的应用指征了。我还遇到一个病人,他也有黏痰不爽,也有咽中异物感。老觉得有痰,好不容易能吐出一口,还觉得嗓子里有东西似的。干咳,咳嗽不深,我就用的半夏厚朴汤合麦门冬汤给治的,这也有一二十年的样子的病。但是这个方子得有里热。还有一个患者,他有里热,不是很明显,让他吃的这个方子,吃了就头疼了。我想,里寒加重了,又给了点吴茱萸汤。
瓜蒌牡蛎散
口干口渴,愿意喝水,喝水能解渴,或者不太愿意喝水。就是单纯的口干口苦,要是有柴胡证,就成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了,或者口苦,一阵冷一阵热。要是没有柴胡证,基本上就是瓜蒌牡蛎散了。这是局部的津液虚。
半夏厚朴汤,除了治典型的咽中异物感,就是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因为里边有半夏,厚朴,同时要是胃里有点胀满,甚至有时候有点心烦。可以用这个方子。
木防己汤,个人认为原方石膏如鸡子大12枚。一个如鸡子大就半斤了,所以肯定有错误。我用过这个方子,这人有心脏病,心悸,偏于里热,面色黑黑的,伴有咳喘。我治过一个这么个病人,效果非常好。
薏苡附子败酱散。这个方子用来治疗好多皮肤方面的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扁平疣,象下眼睑外面有像小米粒的小疙瘩,妇女下阴痒,分泌物多。小肚子有点下坠感。治这些病效果非常好。有个前提条件,现在用这个方子的很少,如果有一点点偏里寒的情况,就不管用,一定要合上相对应的方子。现在在临床当中,还能用于一些没有明显症状的皮肤病。今天来了一个小伙子,他是慢性阑尾炎。右侧小腹隐痛,腹诊时压痛明显,大便粘,这都是比较明显的应用指征。同样要注意这个问题,有里寒的不要用。这个药使用时,里证、半表半里证对它的影响都比较大。一定要全面辨证,才会效果好。而且这个方证其他方子治不好的。
下面是平时应用几率不是很多的方子,简单说下。
十枣汤,应用率不高。要是碰到了,离了它还真治不了。他的特点是,一个是有水证,再一个就是他咳嗽的话,肋下震得会疼,或者胸部,这是他的一个指征,这个药用上去效果特别快,虽然里面有有毒的药,吃了会腹泻一两次。泻完症状消失了。
大陷胸汤,讲个具体的病人,碰到的机会不多。病人找到我的时候,主诉:我就觉得我自己的肠子破了,然后又跑到辣椒水里边。疼的很厉害。一开始给的大柴胡汤,我觉得他应该是大陷胸汤方证,一是不太肯定,二呢为了稳妥,还有就是手头没甘遂。给他药后我就去找甘遂。找到后,下午快下班时找他,他说喝了(大柴胡汤)不管用。给他大陷胸汤。喝了之后没泻,吐了一大盆水,第二天好了。大陷胸汤证多数是腹膜炎,肚子里边腹膜发炎了。肚子疼的厉害,不能按。
葶苈大枣泻肺汤,这个方子我只用过一次。这个病人有明显的热,咳嗽。最主要的特点是咳嗽后老吐痰,吐的床下边到处是痰,吃这个方子好了。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汤,大家都知道,它治一些肝胆方面的病,治黄疸,我治过一个病人,他平时很健壮,但明显有点胖,肯定有水证,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一吃东西就头晕,这个条文里面有内容。后来我给他吃了茵陈蒿汤,吃了几天,一直没发作,而且茵陈蒿汤也治一些皮肤病,皮肤瘙痒症,不是别的病症,有水有热的病症,符合这种病理特征的,茵陈五苓散主要是用来治疗黄疸,以水证为主的,水症比较明显的,另外,水证里面还有一个越婢加术汤,我把这个方子也放到水证里面了,因为治疗肾炎的效果非常好,但前提条件是它得符合越婢加术汤的病理特征,比如说,容易出汗、有里热,这是最起码的,像这种情况,有一个肾炎患者,医院看就快不行了,就快要死掉了,结果后来回到家我给他治时,主要是越婢加术汤,有什么算什么,后来又合了别的方子慢慢就好了,好了以后,过了一段时间,突然耳聋了,耳聋就用黄连解毒汤治好了。
还有一个特殊的方子,就是矾石丸,平时临床中也可以用,用来治因热引起的妇女的下阴痒,很难受,甚至就坐不住,分泌物特别多,不仅仅是白带,就是分泌物很多、很潮湿,这种挺好用,你就按原书上的方子注解的原方里面去做。一天最多用三粒就能解决了,可是有个什么问题呢?会好一段时间,如果过上一年或者半年,自己不注意的话,她又会出现这种情况,水证方面的方子就说这么多。
下面再看看血证,血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除了血证自身的一些问题以外,比如妇女病、精神方面的病、记忆力方面,除了这些东西以外,凡是慢性病,经方里面治表证的没有一个和血证合方的,都是和水证合方的,比如小青龙汤是典型的,但是只有急性的病,只有浅表的病,有血证暂时就不用管了,但是一些比较深的病,不见得不急,比如心脏病特别急,好多都用到血证,一些重病、慢性病不用血分药的很少,想要把它治好,不去改善血分很难治好的,而且疗效也不好。一个是当归芍药散,我们现在在临床当中治疗痛经很常用,疗效卓著的一个方子,要按原方用,就让服散?特别是小孩子,十八九岁、一二十岁这些小孩子的痛经,疼到不能说话、哗哗地吐,疼到坐那头都不愿意抬,一句话都不说,我治过这样的病人,治完后一个半小时就不疼了,一般服个两三天,一般到下个月就不疼了,但是前提条件是她没有明显的里寒,如果有明显的里寒,你要考虑用去寒的药,如果符合这个方证,你得合上去寒的药,如果符合温经汤证的就得用温经汤,但是当归芍药散,我临床当中,治疗贫血用它,我用它呢,稍微加以改造,就是把芍药的量减到和当归、川芎是等量的,这样比较好用,因为主要是治疗贫血,不是用来治痉挛疼的,大家临床中可以去试,这一个是用来治血虚的。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就是治血瘀,一个很常用的方子。贫血、瘀血都比较好辨证,贫血一搭眼就能看出来,面色偏于微黄,多半有贫血,再去看看下眼睑内侧颜色基本就能确定了。瘀血也好确定,比如舌质比较暗,脸色比较暗,记忆力不好,食欲旺盛,食欲旺盛不能单纯作为瘀血证的判断,但是跟别的证一块儿可以确定。桂枝茯苓丸用来治疗一些瘀结块儿的东西效果比较好。但是有的人身上没有瘀块儿,如子宫肌瘤也没有、乳腺增生也没有。但她有明显的瘀血证,舌苔颜色比较深、记忆不好,还有陈旧的一些慢性病。我在临床中做了改造,凡是瘀血比较重的,我常常加上水蛭和虻虫,在临床中实验多次,效果比单纯用桂枝茯苓丸效果好。为什么加上水蛭和虻虫,为什么不去合上抵当汤或抵当丸呢?其实就相当于合上了抵当汤或抵当丸了。为什么没有直接合上抵当汤或抵当丸呢?因为那个方子里面有大黄,有很多人,特别是偏于里虚的人,大黄多了以后会胃里不舒服。大家如果能用就尽量用,比如明显的抵当汤证用也没有问题。
下面一个是炙甘草汤,我把这个方子也放到血证里面了,这个方子大家都知道它是治脉结代的,经方论述也挺有意思的,脉结代,就是说心律不齐或者说间歇,这个方子治疗是比较好的,实际上我们在临床当中,它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的症状,一个是心悸,原文里有:脉结代心动悸,就是心慌,它这个心慌要跟桂枝甘草汤证做个鉴别,桂枝甘草汤证,一个是病情比较简单,用它治不应该有别的病,另外一个,往往在心悸的过程当中有汗出,但是炙甘草汤呢,这个就不明显了,而且它有明显的血证了,大家看药方的组成就比较有个数了。我坐诊呢,医院,炙甘草汤治视野中有阴影的,就是他视野中有一块黑斑,用炙甘草汤效果比较好,这个也是看的别人的经验,确实实用,能管用。
下一个是抵当汤,抵当汤是治疗比较重的瘀血证的,其实临床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妇女她常感觉小肚子胀满,但是小便又正常,这种用抵当汤,只要不是过于里寒,用抵当汤非常好用,而且吃不了几次就好了。
还有一个是胶艾汤,胶艾汤是治因为血虚造成的出血,通常情况下例假来了以后淋漓不尽,老不净,但是是因为血虚造成的,比较好用。
再一个是黄土汤,黄土汤治内脏出血的,我们碰到吐血的机会比较少,主要是内脏出血,大便是黑色的,常常伴有腹痛的,大便也比较痛快,凡是这种内脏出血的,都有贫血,如面色黄黄,这种贫血的症状,也算是比较重的病,就是因为机能沉衰,内脏里面的血止不住了,这种情况,这个方子有应用的机会,疗效也比较确定。
下一个方子是下瘀血汤,用在偏于里实的,然后呢,比如例假好久不来了,或者腹痛,有应用的机会。
再一个是温经汤,这是经方里面常用的一个方,我在临床中用时,一开始我听了胡老讲座以后,我有点不太理解,胡老说温经汤单独用的机会并不多,还不如用一些合方,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子挺全的,治里寒的、治贫血的、治瘀血的、治里虚的,我有一段时间喜欢用它,结果应用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方子的特点是,有里虚寒,有贫血,也有瘀血,在这里我顺便给大家说一说贫血和瘀血的问题,我们人体里面的血液看做是一桶水,这桶水理想的状态是满着的、清澈的,如果这桶水不满,就贫血了,如果这桶水浑浊就算是瘀了,所以又不满、又浑浊,就是既有贫血又有瘀血,有什么算什么,方子完全可以一块用,温经汤就是这一类的方子,就是治这一类的病,问题是什么,温经汤治疗的是津液虚的那种,温经汤这个方子有治胃虚的,同时能增强胃的功能,还有如麦冬,量也比较大,所以对那种津液虚的效果比较好,如果停饮,就是有水证的人,单独用温经汤,也不是没效,我曾经用它治过一个脸上有斑,他具备这些特征,有里虚寒、有贫血、有瘀血,他吃了一个多月的药,越吃脸色越好看,身体越吃越好,但是就是斑不好,减轻的幅度非常小,后来我想了想,就是因为她有水证,没有给她治疗水证,后来我想过在温经汤的基础上再加上茯苓白术行不行?后来加上之后我自己喝了一次,有点胃疼,我就没这么加,后来临床中用方子用多了,这是常用的一些情况,比如四逆散合上吴茱萸汤、合上当归芍药散、合上桂枝茯苓丸,这些基本上吴茱萸汤就有了,当归芍药散里就有比较多去水的药,这样喝了以后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她有这种病理要素的人,比如,脸上有斑,效果比较好。
下面一个是大黄牡丹汤,我把它放到血证里面了,大黄牡丹汤治阑尾炎,实际不仅仅治阑尾炎,治疗也是没有问题的,去年有一个病人就这样,他最初的时候是胃疼,然后呢医院看了以后说他是有梅杆菌,说要给他做手术,他不敢做,后来就到我这吃药,我把他的胃疼治好了,治好了以后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就发阑尾炎了,晚上疼得受不了了,医院了,到医院做手术,阑尾切除了,切除以后,出了院,他又疼了,还是那个地方疼,他就明白了,这次没有阑尾了,他又找到我,我还是给他大黄牡丹汤,他吃了一次,后来又连着吃了两天,后来又拉肚子,他大便还基本上正常,从这个地方我们看,造成阑尾炎的也是一个整体的病理环境,不是阑尾这个地方好好的就发炎了,为什么割掉阑尾后,还会出现那种疼呢,实际上手术去病灶,但是不能去病。
下面一个呢是百合地黄汤,我把它放到这里,有人有这样的经验,我现在碰到这样的病人我也会用,比如这人稍微有点口干、嘴唇干得也比较明显,他食欲特别好,有这样的糖尿病的病人,食欲特别旺盛,老得控制食欲,这样的病人,给他这个方子,很快食欲就抑制住了,像口干这样的症状也会减轻,有人专门做过尿糖指标的观察,也能治疗糖尿病,大家可以试,中医治的是证,像这种指标最后可以治好,但是呢,他有这个证你用这个方,没这个证再用这个方就没效果,这个方本来不是治这个病的,这也是临床当中的一个探索。
下面一个方子是大黄?虫丸,它治因为瘀血造成的牛皮癣,这个牛皮癣的样子跟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牛皮癣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这个是因为瘀血造成的牛皮癣,你用这个方子不管用,如果是薏苡附子败酱散证的,你如果用这个方子也不管用,大家要仔细辨证,我治过一个老太太是脑血栓后遗症,她明显的有里实、大便不通,然后瘀血特别重,她长了一个牛皮癣,结果是瘀血症有所减,但是牛皮癣早早就好了。
下一个方子是当归四逆汤常常表现为脉沉、四肢冷,但是没有别的病,你还要排除其他的病,你别看有当归,但是这种人未必是贫血,也不一定,当归这个药是改善血分,但不一定是治皮癣的,大家记住,这种人容易发生冻疮,就是冻手冻脚,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你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再去反推当归四逆散的应用指征。
桃核承气汤,这个方子我们平时用的机会不多,我用它治好过一个很严重的神经病,突然就发了神经病了,因为跟她婆婆生气,1米5左右、个头不高的一个妇女,五个男人按不住她,非要拿刀杀她婆婆不行,结果后来弄到精神病院去,精神病院说这么狂躁,打了镇静的针后,后让她睡三天,后来她老公说睡三天能好了吗?那里的医生说,就是这三天让她不这么闹了,医生让她慢慢用药,让她在那边用药他不治了,后来又到我这儿,我给她吃了大柴胡和桃核承气汤,几天就好了,十来天以后,一共吃了二十来天,这个神经病基本上就好了。
还有一个方子是肾气丸,你看现在六味地黄丸把桂枝和附子去掉了以后,就是这个方子,到处用,这个方子不太好用,肠胃不好就是食欲不好的人用它不好,因为它生地的量比较大,虽然它那里面有山药,有山茱萸,有健胃的药,你真正吃了它胃里也会不舒服,它有一些明显的指征,比如脚底发麻,这种麻不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那种麻,近似于中间的那种麻,因为晚上夜尿很频数,夜尿很频数,也有可能是单纯的水证,这个也要去辨,比如有的憋气,但是憋气,就是呼吸不畅,你要去辨,一个是不是一个方子治,再一个他得适合吃这个方子,既要有热、有血证、有水证,然后还要陷于阴证,你用才管用,包括腰疼,也是这种情况。
下面再说芍药甘草汤和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在原著里面论述的非常简单,就治腿挛急,实际上我们在临床当中用,用的范围很宽,可以治好多病,但是大致的病理基本上都很接近,它是治因为肌肉痉挛造成的抽搐,这种脸部不由自主的抽搐,肢体的抽搐,我治过一个病人,老是不由自主地抽,有时候头歪,吃了一段时间后就好了。还治过一个大学生,她老感觉胸部一抽一抽的,而且挺厉害,影响她学习了,临床还有其他的证,芍药甘草汤用了十份,最后也治好了,大家都知道是治抽筋的,不限于抽筋,我还治过一个胃疼的,一个军人,医院里面检查,说他是胃痉挛,然后要给他做手术,后来他给他家人打电话,家人问我,我说千万别给孩子做手术,我让他给我打电话,我问一问,我问他就是这么一种情况,医院里面检查有胃痉挛,也帮助我们辨证,我在电话里面问一问,后来我就给发了药,我让他去买药,他的部队不在市里,后来我给他发了十天的芍药甘草汤,结果他吃了五天就好了。芍药甘草附子汤就是芍药甘草汤证陷于阴证了,我记得有一个腿抽筋的一个老头,天还不太冷,看他穿上棉鞋,我说你怎么了,他说我这腿怕冷,然后问问他说有时候体力不足,就给他芍药甘草附子汤治好的。
给大家说一个时方,不是经方的,也把它放到血证里面,很严格说不能算是一个血证,他就是痔疮,乙字汤,这个方子好用,特别是大便偏干的,大便有鲜血的,挺好用,大家可以试一试。这是血证。
后面我们大家来看看后边还有几个方子,就是气证,气证在临床当中也是常见的,而且气证本身就是我们觉得有一些临床症状反应,也放哪儿也不合适,而且它是体内的有形之气的运行失常的主要病理特征,所以我们把这一类的方子放到一块儿,这里面很常用的方子就是橘枳姜汤,橘枳姜汤按照条文里面,它治的主要治的是胸中气塞、短气,但是我们看实际临床当中,你像嗳气的,不是打嗝,是往上返气,而且嗳出气来觉得舒服,老想嗳气,这是比较明显的,有很重的,有的时不时地在嗳气,而且嗳气非常长、声音也非常大,它辨证的特点就是,它嗳气了以后感觉舒服,它跟旋覆代赭石汤有区别的,实际上它还是偏于实证,这是一个方。另一个方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是治肚子胀气的,大家也都比较熟悉,我给大家说一个临床当中应该注意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肚子胀气,这是一个特效方,但是你不能有明显的里寒倾向,如果有明显的里寒,用它效果就不好,甚至没有效果,或者当时吃了有点效,第二天又发作了,越吃效果越差,我临床中碰到过,这个方子大家记住,有肠鸣的,可以去合半夏泻心汤。有里虚寒的,可以合理中丸,都可以的。
下一个方子枳术汤,临床中有一个明显的应用指征,做腹诊时特别是上腹部,就是肚脐以上有一个硬块,按着疼,枳术汤看药物的组成应该是气和水结在这个地方,以气为主,应用这个方子挺好,平时单独用这个方子的机会不多,是你做腹诊时做出来的,它主诉的情况很少,它对人体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它有这个,它会影响其他病的症状,临床当中,他只要有这个症,你就可以用这个方子,好用。
还有一个是茯苓饮,虚实错杂、又有水证、气证,常常食欲不好,时不时地会嗳气,可以用这个方子。
最后一个方子,枳实芍药散,治腹痛的机会比较多,既有气结又有痉挛,这个很重要,如单纯的腹直肌这种,单纯用枳实芍药散的机会不很多,枳实芍药散治肚子疼,有的是整个肚子疼,但是是隐痛,按的时候好像哪里都疼,这是一类,又有点抗手,还有的呢,疼痛的部位不典型,比如左小腹疼痛,往往是有妇科病,右小腹疼痛往往和阑尾有关,右肋下疼痛和肝胆有关,左肋下疼痛常常和柴胡症的机会多,肚子中间,不一定哪个部位稍微有点抗手,自己也感觉疼,疼的部位不固定,用枳实芍药散的机会就比较多。
今天就把这些经方很粗略地介绍,介绍这个是为以后深入学习经方理论做一个铺垫,以后不管是从理论点上还是从整体上都会讲的。说的多数是临床的一些体悟,希望大家,程度比较浅能有一个总体的概念,程度比较深的也许有一些应用点,会对你直接有帮助的。这次就跟大家讲到这儿。
(郭明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