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8/8048364.html
普外科少不了急诊病人,急诊病人中少不了阑尾炎的病人。阑尾炎的病人占到了普外科急诊病人的1/4以上。
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外科工作的那几年,有关阑尾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以及各种鉴别诊断背得滚瓜烂熟。开了一个又一个阑尾炎的刀,开完刀还认认真真的做笔记,认真反思每一个手术的动作要领。科室高年资医生半夜里不愿去开的阑尾切除手术,都让我去开。一两年后感觉自己对阑尾炎的各种变化已经了然于胸。那时真是踌躇满志啊,就差拎着手术刀,登高呼喊:“谁家有阑尾炎病人,来吧,看我手术刀。”
那时候的主任即将退休,主任总是对病人问了又问,查了又查,确认了再确认以后,才在手术通知单签字,让手术室安排手术。那时候我他会常常想:“哎呀,主任你太小心了吧。”
但是很快,我就不这么想。
大约是工作第二年的一个晚上吧,那一晚,我在病房值班。
急诊科通知,有一个13岁的少年,怀疑患急性阑尾炎,让我去会诊。
到了急诊室,见到一个瘦瘦高高的,脸色苍白的少年,正在哭天喊地的说自己右下腹痛。
问完他的病史,他确实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二天的病史,给他查体格检查,也发现了右下腹压痛,只是腹肌紧张不明显。辅助检查里也能发现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尿常规里没有血尿,只是酮体升高比较明显。
这一切让人看起来,这少年诊断为阑尾炎是没有问题。我就把少年收入外科病房,准备连夜给他动手术。
少年办好入院手续到了病房,护士给他测血压、测呼吸、测体温还要测血糖。本来测血糖,并不是入院护士三测常规。外科医生开刀,最怕病人血糖高,如果病人血糖高刀口不容易愈合。所以我们外科病房自己规定,每一个病人入院的时候护士都要在床边常规测血糖。
我在办公室里准备着病人的各种手术前准备工作。那边护士让我过去一趟:“哎呀,这个病人的血糖很高,有32mmol/L呢。”我心里就咯噔一下,难道这么年纪轻轻的少年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赶紧给他急诊查了动脉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的结果显示少年有严重的酸中毒。
当时我还没有想到,少年腹痛有可能是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我请了内分泌科的医生来会诊。会诊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那天是内分泌科的一个老医生值班。在检查了病人,看了化验单以后,她说:“这是一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典型的糖尿病酮酸血症临床表现症状有:发病前数天出现多尿、多渴之现象,常伴随着厌食、恶心、呕吐等表征,有时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理学检查会发现心跳加速、Kussmal呼吸(呼吸困难,呼吸中带有像熟梨气味,且伴随着深而急促的呼吸)、全身有脱水现象、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实验室检查发现主要为高血糖、高酮酸血症及酸中毒为主。这位病人临床症状、理学检查及实验室数据都符合酮症酸中毒。在治疗酮症酸中毒方面,在于抑制肝脏葡萄糖释放及促进周边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矫正酮酸血症补充水分,以及调节电解质异常,给予大量水分及胰岛素的使用等等。”
少年转到了内分泌科病房治疗,不久,酮症酸中毒得到了纠正,少年的肚子也不痛了。当然,少年的糖尿病是需要终生用药的。
事后回想,我头上直冒汗。如果没有护士的常规测床边血糖,谁会想到一个腹痛少年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来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就有5%以上,如果把少年拉上手术台割上一刀,酮症酸中毒加上手术创伤,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那个年代,资讯不发达,查阅文献也不方便,如果没有临床经验的积累,书上真是学不到首发症状为腹痛的酮症酸中毒呀。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理解老主任的谨慎和小心。
后来的临床工作当中,我不断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他们并不是犯了阑尾炎,但是他们的症状却很像阑尾炎。幸好每一次,都因小心和谨慎而最终明确了诊断。
医生越做越害怕越做越小心,现在每一次诊断阑尾炎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就怕误诊病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作为一个老医生,也是到了被年轻医生笑太小心和谨慎的时候了。
白衣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