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份的一天下午,一位妈妈抱着一个小女孩神色焦急的跑到诊室,说:“郝大夫,我闺女又肚子疼了,而且今天痛的特别厉害,你赶紧给看看吧”。只见孩子蜷着腿躺在妈妈怀里,表情痛苦,不愿应答。
查体之后排除阑尾炎,告诉孩子妈妈不要太紧张,应该是儿童腹痛中常见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用中药辨证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
但是其妈妈还是非常紧张,说孩子常腹痛,三天前腹痛已经吃过别的大夫给开的中药,大便解后腹痛也会缓解,但是今天又开始疼了,而且疼的很严重,很担心,希望能做进一步检查。腹部超声检查除肠系膜淋巴结炎之外无其他异常,故而孩子妈妈稍微放心些。
孩子6岁,食欲正常,大便三天未行,脉象弦紧。结合前一位大夫开的调胃承气汤之后大便解而腹痛缓解,辨证脉象弦紧为邪实,这时候脑海中蹦出一则条文:伤害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故处方:黄连汤。
第二天其母反馈,孩子喝上方少量之后,腹痛即愈,为此我也很开心,认为方证对应之后,果然效如桴鼓。
但是年11月份,孩子腹痛又反复,此次还是弦紧脉,因在这之前一周孩子咳嗽,故而辨证此次腹痛是由表证未解而引起的,处方小青龙汤。但是服后孩子腹痛依旧,换成黄连汤之后,孩子腹痛又好了。
年在重读伤寒论原文时,读到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时,我突然想起了这个孩子,她虽然食欲佳、大便干结难解,但是孩子面色发黄而且体瘦唇干,腹痛的根本是中焦津液虚而不是邪实呀。
年10月份,孩子因左耳流脓水来就诊,孩子大便仍干,伴唇干,下眼睑暗,腹痛仍时有发生。
处方:黄芪建中汤。此次效佳,耳流脓水愈,大便亦一天一两次,不再干结。后小建中汤加减间断服用两个多月,腹痛未再出现,面色唇色变滋润。
这个医案,不算个成功的医案,却是近期让我反思最多的医案:
第一: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治疗?一朝一夕症状的消失并不是,要看远期疗效。
第二: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不但要把阴阳落实到寒热表里上,同样要落实到虚实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