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肺炎病案支气管肺炎咳嗽,中医显

小提示

本文一共个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音频时长1111",建议您在WiFi环境下播放~

jia

you

bao

bei

当了宝爸宝妈后,最怕的是什么?

其中一个答案就是

“怕孩子得了肺炎”。

因为一旦诊断成肺炎,父母就觉得孩子病得不轻,有危险。

事实上也是这样。

如果治疗得不恰当,的确是会转成重症肺炎。

今天,分享的是一个支气管肺炎孩子的故事。

他咳嗽一个多星期了都没有好转,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因为结识了中医,在喝中药一个星期内,就康复了。

不过,过程一波三折。

让我们不由地感慨,中医被大家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中医被证明有效了之后,大家都从路人转粉了。

这个孩子,三岁多。

9月4日开始,奶奶发现他流黄鼻涕,还不肯吃饭。

问他哪里不舒服,他指着咽喉部说“这里疼”。

到了晚上的时候,孩子的咳嗽明显多了起来。

一咳就连续好几声,咳声里面还夹杂着“唏哩呼噜----”的痰音。

只是,孩子小,不懂得自己吐痰,咳到最后,“咕咚”一声,又把痰吞下去了。

奶奶和爸爸妈妈开始紧张起来,医院看医生。

吃了药以后,咳嗽反而更多了。

9月10日第二次去看医生的时候,照了肺。

X光片显示:支气管肺炎。

医生开了几种药(药物名称不详)和三天点滴的针水。

9月11日,他第一次来看中医的时候,是刘医生接的诊。

当时孩子的精神还可以。安静的时候,咳嗽不是特别厉害。

刘医生还留意到,孩子手指尖摸起来比手掌还热一点。

小提示:

正常人的身体应该是离心脏越远的地方,体温会越低一点。

如果反过来,手指的温度比手腕后面的皮肤还高,姚派中医认为,这提示了有太阴湿邪较重。

(专业的学术性阐述请上网搜“太阴风湿表证”一文)

湿气重的话,预测着整个病程会长一些,康复的速度会慢一些,情况也会更缠绵。

刘医生开了药,叮嘱了注意事项,因为护理和喝药同等重要。

还告诉家长说,西药不能再吃了,点滴也不要再打了。

为了让孩子尽早吃上药,

我们当晚专程把代煎好的药送到家里。

因为孩子小,病情通常变化比较快,而且支气管肺炎也不能掉以轻心,所以,9月12日,看中医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就回访了服药情况。

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孩子没有喝药,被带去打针了。

原来,因为对中医不太了解,妈妈爸爸还是不太敢相信中医能治支气管肺炎等这样的“重”病,不敢停西药,也不敢停了吊针。

(*我们只拍摄到孩子9月11日的药袋)

打完针后,孩子精神没有原来那么好了。

了解到孩子还没有喝药后,我们在电话上又详细解释了我们对病情的分析,建议他们尽早把中药喝上,把激素和抗生素停了。

第三天早上,孩子没有继续服用激素,喝上中药了。

不过,妈妈还是有点不放心,还是继续带他去打针。

这一次,打针的时候,孩子出现了肚子痛,还吐了一点刚吃下的东西,精神就更萎靡不振了。

医院的医生说,可能是中药和西药产生了相互作用,有可能是中药的问题。

我们的同事是执业中药师和西药师双证持有,非常有专业知识功底。

她跟妈妈详细解释了西药的功效和副作用。

她也提到,有研究数据表明,抗生素也有可能导致腹痛和呕吐的。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孩子这次的中西药合用没有冲突。

(那么,具体为什么孩子会呕吐,请看本文后半部分的科普部分——中医的解释吧)

打针那么多天,孩子精神越来越不好,一家人心里也着实担心,心累,也不想折腾了。

经过我们再三解释和叮嘱后,全家人都对中医有点信心了,就继续喝中药。

9月15日,孩子来复诊了。

这时,他第一诊的中药才吃了两天半的剂量,但整体情况就好了很多。

复诊的时候,孩子围着桌子走来走去,十分活泼。

咳嗽不算很频密,大概10来分钟会咳嗽三五声,还是能听到夹杂着痰音。

当时天气比较热,孩子的头上有汗,但是手脚只是略略潮,有点粘,出汗还是偏少一点的。

孩子时不时还找奶奶要水喝。

奶奶说,他在家跑动多了,咳嗽还是比较厉害的。而且通常一咳要咳好几下。

连续咳嗽的时候,脸会胀得有点发红,背上能摸到汗津津的。

如果咳嗽比较严重,孩子还会出现反胃,想吐,但是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吐出来。

不过,晚上睡着后,基本上没有再咳嗽了。

这次,是魏医生接诊。

医院的诊断是支气管肺炎,所以魏医生特地用听诊器听了一下肺部。还好,现在仅仅是呼吸音粗。

也是开了4天的中药。

这次,喝完了这几天中药之后,孩子就已经好了。

(下面是回访截屏)

因为孩子有气阴两虚的体质,所以,魏医生嘱咐他的父母,还要继续调理一段时间,才不容易反复。

辨证准,疗效才好。

快搬张小板凳来坐好,

科普时间到啦!

Q1

支气管肺炎可不可怕?

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它不是满肺叶或者肺泡的问题,只是细小气管的问题。

如果发现得了支气管肺炎,用中医治疗是相对更有优势的。

今天分享的这个病案就是最好的证明。

魏医生表示,他们姚派中医对这些病有非常多的经验。

这个孩子,就是刘医生和魏医生联手治好的。

Q2

为什么这个孩子第三天打点滴以后,会出现呕吐的现象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最大的可能是,这个孩子体内湿气偏重。

点滴是冷液体,当进入体内后,寒动其水,会造成局部体液循环不畅,产生多余的废水。

人的身体具有排异的本能。想把多余的废水排出来,就可能会以腹泻、呕吐的形式出现。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点滴里面的药物对身体的反应。

题外话,对于因为湿气造成生病的孩子来说,打针、点滴冷液体、多喝水的方法,就不适合了。

Q3

为什么这个孩子好了之后,还要复诊?

因为大多数的人认为病好了,实际上只是症状的消除,但很可能病因还残留着在那里。

就比如海上的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那一部分不见了,但沉在水里的冰山根部还在。

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水面上的冰山,就说冰山没有了。

同样的道理,咳嗽、发烧、不舒服的症状没有了,但是,还可能会有湿痰的残留,身体气阴两虚的体质,或者还有积热等等,只是因为这些病因暂时没有造成明显的不舒服,所以,我们感觉是病“好”了而已。

另外,小孩子平时的喂养,本身就很有难度。

一不小心某一天吃多了一点,消化能力差一点;

或者,空调对着吹了一阵;

或者,在外面跑动出了一身汗,刚好一阵穿堂风吹过;

......

可能

发病了

......

如果能够在症状消失了(也就是大家认为的“病好了”)以后,能再坚持调理一段时间,把病根解除了,就不那么容易反复生病了。

广东天气虽然热,但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很快就会变冷。

这个孩子,我们对他的体质诊断是有气阴两虚,他不属于强壮的孩子。可以预见,天气一有什么变动,他就容易出现不舒服。

如果孩子能在天气变凉之前,再调理一段时间,就更稳妥一些。

Q4

咳嗽时要注意些什么?

大家可以看看我们之前发表的文章:

咳嗽病友,必须知道的常识。这里面讲得就很详细了。

#刘丽和医生

擅长运用纯中医治疗小儿及成人外感发热、咳嗽,小儿腺样体肥大,哮喘,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失眠,颈肩腰腿痛,痛风性关节炎,荨麻疹,难治性湿疹,银屑病,牛皮癣等多种疑难杂病。

看病特点

耐心、亲和力强,擅长六经辨证,熟练掌握江西姚氏中医理论体系。师从多位名医(陈宝国教授、石强教授、姚芷龄教授、刘英锋教授等)。有扎实的临床经验,医院从医五年以上,主治医生,中西医贯通。

#魏志霖医生

对于皮肤科、儿科、消化科、呼吸科等的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精于脉诊和症状鉴别诊断。

擅长运用纯中药治疗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湿疹、青春痘、荨麻疹、牛皮癣、银屑病及过敏性皮炎等常见皮肤病,

对于外感发热、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胃痛、胃胀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也有满意的疗效。

亦擅长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厌食、便秘、泄泻、手足口病等等。

附:完整病历和处方如下: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yy/9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