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栾城区一位66岁大娘在家属的陪同下就诊于我院,患者已经间断腹痛3年余,辗转反医院没有给出详细的治疗方案。我院肝胆外科张玉斌主任、谷建斌副主任、张景承医师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征,高度怀疑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前常规检查腹部超声提示胆囊结石多发,胆囊壁增厚5mm.;但是腹部CT却未发现胆囊内高密度结石影像。超声和CT二者未形成相互支持的诊断,随即想到了胆囊阴性结石的可能。胆囊阴性结石指的是:胆囊结石含钙低,在放射线下不显影。分析到这一情况后很快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切除的标本可见其内大小结石共94枚,称重约25g。
据我院肝胆外科张玉斌主任介绍,胆囊结石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肥胖、生育、种族和饮食等因素有关,也受用药史、手术史和其他疾病的影响。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这一年龄段。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精制食物、高胆固醇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我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囊结石发病已占胆石病的主要地位,且以胆固醇结石为主。胆石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前者较难改变,而后者则能够调整。胆固醇结石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热量和脂肪摄入高,胆石病发病率增加;摄入少则胆石发病减少。根据流行病学和成石机制研究,推荐下列预防措施。
①预防胆固醇过饱和胆汁:肥胖者体内胆固醇过多,胆汁排出多。另一方面,肥胖患者应用种种方法减重,消耗体内脂肪组织,其中的胆固醇便排入胆汁,也增加胆汁胆固醇量。因此避免肥胖有积极意义。
②增加摄入钙和纤维素:DCA增加胆汁胆固醇分泌,抑制胆汁酸合成限速酶的活性,诱导成核加快。钙和纤维素高的食物可以降低DCA,预防胆石形成。
③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动物实验证明,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减少不但可降低胆汁胆固醇含量,还使胆汁成核活性降低。
④定期进餐和增加运动:推荐按时进餐,避免两餐间歇过长,减少胆汁酸肠肝循环的阻断时间。当肝脏分泌胆汁酸时,胆汁泡中胆固醇/磷脂的比值降低。建议三餐之后在临睡前增加一次小餐,缩短一夜的空腹时间。经常排空胆囊,不但促使胆汁酸的循环,还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这种饮食方式可能增加了热卡的摄入,有导致肥胖的危险,因此要增加体力活动,促使能量消耗。
经过多年实践的检验,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当今治疗症状性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我院普外二科以治疗胆囊及胆管结石为特色,拥有先进的腹腔镜及胆道镜器械,良好的手术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