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见于西医消化道溃疡,肝、胆、胰腺及结肠直肠疾病,及妇科炎症、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痉挛、肾结石等。
有实痛拒按,虚痛喜按,饱则痛为实,饥则痛为虚,得热痛减为寒,得寒痛减为热,气滞腹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刺痛,固定不移。少腹疼痛,掣及两胁,属肝胆;小腹痛及脐周病多属脾胃、小肠、肾、膀胱。
水寒土湿,脾肾阳虚,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肝胆郁遏而腹痛;饮食不节,脾胃失运,气机不畅而痛;肝气横逆,克乘脾胃,素体阳虚,气血不足,脾阳不振,健运无权,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筋脉失养而引发腹痛。木郁而生风热,下痛是风多热少,上痛是热多而风少,而究其根源,总属湿寒。
培土疏木,温寒去湿。
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八髎。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八髎: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
先阳后阴,先背部后腹部,先上后下。
背部/四肢穴20分钟,胸腹部30分钟;可根据身体情况调整温灸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