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皮肤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为什么你们家的孩子老生病?
首先一个生病的孩子,决定他痊愈速度的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孩子的体质。
免疫力好的孩子不管是病毒,细菌,气管炎,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康复,而医院检查一切正常,也有可能反反复复的咳嗽一个月,两个月都好不了。
所以不要只关心他得了什么病,而是要从提升他的免疫力开始。
免疫力这个词是西医的一个叫法,对于中医来说,一个孩子免疫力低下,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正气不足,正气不足的原因跟孩子的脾胃有直接的关系,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源”。
免疫力不好的孩子,一般胃口差,挑食厌食偏食,或者还有一种就是喜欢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这种孩子往往脾气大,睡觉喜欢翻来覆去睡或者趴着睡,喜欢动,静不下来(有时候明显的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所以,中医讲的“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要想孩子身体好,调理脾胃是关键,要想了解如何调理脾胃,那么就要了解一下导致脾胃问题的一些常见原因,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调理。
01.遗传原因
孩子的脾胃功能好坏,跟母亲怀孕期间脾胃的好坏有很大的联系,很多时候母亲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往往脾胃功能都不太好。体质差,气血弱,大龄的孕妇,特别是早产儿,脾胃差的现象更是常见,脾胃差,体质就差,正气不足,就很容易生病。针对这种遗传性的问题,需要提前预防,除了在母亲孕期和哺乳期增强自身的脾胃功能以外,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脾胃方面的护理,从喂养方式,睡眠,情绪,运动等方面给予正确的管理。
02.喂养方式不当
很多孩子脾胃出现问题,往往是从母乳过渡到辅食阶段开始,这个时候由于宝妈宝爸没有很好掌握科学辅食添加的方式,让一些出生时体质不错的孩子,慢慢开始出现挑食偏食厌食的表现,严重的就开始接连不断的生病,生长发育跟其他健康孩子来比,就会滞后一些。特别是家里长辈帮忙带小孩的,这种情况更常见,因为长辈的观念就是,只要孩子能吃就能够长的好,忽略了孩子小,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积食等原因,特别是有些孩子不想吃东西了,他们还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吃,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脾胃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03.睡眠因素
有一些家庭大人有吃夜宵的习惯,这个时候,家里的孩子就会慢慢模仿,最后也形成这种习惯,晚上吃东西,大人都会加重脾胃负担,更不要说孩子。晚上七点以后吃东西,都容易导致孩子多梦,夜啼,翻来覆去睡不着,体内热重,小婴儿还容易出现枕秃,如果家里孩子晚上睡不好或者喜欢趴着睡,那么一定要调理脾胃,晚上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千万不要大鱼大肉,吃的太饱,七点之后不吃东西。有喝奶习惯的,在睡觉前一个小时喝完,并且量也要比白天小,做好这一点,孩子睡的好,脾胃功能自然也会提升。
04.情绪异常
这种情况往往容易被忽略,中国人有种习惯,很多重要的事情喜欢吃饭的时候说,大家一定要注意,孩子如果吃饭的时候情绪不好,是一定会影响消化的,那些对孩子的批评最好是平时说,不要吃饭的时候说,特别还有的家长喜欢催促孩子吃饭,或者看见孩子吃饭不认真就发火,这种完全是没有必要,你只需要每天给孩子规定吃饭时长,到了时长,能不能吃完都收碗,不要逼着孩子吃饭,孩子只有饿的时候才会认真吃饭,不饿不想吃就不劝,这点对于长辈带孩子一定要记住,不然爱孩子结果变成了害孩子就不好了。
05.运动因素
孩子有两种体质,一种是孙悟空体质(阴虚火旺),一种是猪八戒体质(气虚),第一种孩子喜欢到处跑,坐不住,这种孩子一定要控制运动量,长期过量运动会耗伤身体里的营养,影响气血平衡,运动只有适量才是正确的,过度的运动都是损伤。还有一种不爱动的小孩,这种孩子胆小怯弱,比较听话,也很安静,对于这种孩子,家长一定要鼓励他多运动,鼓励的最好方式不是要求他运动,而是带着他运动,运动可以提升肺气,从而增强脾胃的功能。大家一定要记住,运动的量是孩子微微出汗即可,长期大汗淋漓的运动都是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的。
以上几点是导致小孩脾胃损伤的因素,那么以下几个调理小孩脾胃的穴位,都很适用于宝妈。
1.补脾经
作用:健脾调中、消食化积、补血生肌
位置:大拇指指尖到指根的侧缘
2.清胃火
作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气口臭等
位置:大鱼际侧缘
3.揉板门
作用:止吐泻、清胃火、消积食
位置:大鱼际与大拇指指根交界处
4.逆八卦
作用:胸闷、脘腹胀满、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咳嗽痰喘、心烦、内热等
位置:手掌心中央
5.摩腹
作用:腹胀、厌食、夜啼
位置:在腹部,从肚脐左边腰际线拉到右边腰际线,呈椭圆形,顺时针
6.推肚子
作用:慢性便秘、便秘、口臭、地图舌等
位置:在腹部,空心掌位于肚脐,掌根推到极限,指尖用力拉回,动作缓慢
7.分腹
作用:厌食、腹胀、口臭
位置:在腹部,从肋骨下,用双手大拇指同时拉抹到腰际线,至于小腹上
8.颤腹
作用:对积滞类疾病效果好,包括慢性腹痛、夜啼、便秘、口臭
位置:肚脐眼
9.搓背
作用:提升免疫力,对积食、腹泻、便秘、易生病的有效果
位置:整个背部
10.捏脊
作用:和阴阳、补气血、健脾胃、增强体质,适合脾胃效果不好,体弱多病的孩子
位置:整个背部
11.提背
作用:消积食、和脾胃、提升正气,配合搓背、捏脊治疗小儿常见病效果比较好
位置:整个背部
suisui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