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走的路,公园里看到的景,处处都是城市建设的步伐。近年来,孝义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立市、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工程、环保攻坚战役、城乡环境整治、大气污染治理、造林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提升百姓居住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
细细盘点近年来的每一个关键词,无不围绕着“建设美丽孝义”这一主题前进着……
关键词生态经济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着力构筑新型生态经济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和重点。
近年来,孝义市长远谋划根治污染之策,加快新型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绿色发展。相继编制完成《孝义市转型发展规划》、《孝义市生态经济区规划》、《孝义市绿色转型功能区划》、《孝义市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从产业政策、区域空间上推进环保绿色发展,成为指导全市生态建设工作,引领孝义生态环境建设的行动纲领。
实施园区引领,优化产业发展。主要实施了园区引领工程,逐步形成了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的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按照“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引领”思路,构建了以孝义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孝义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孝义铝系新材料产业园区、山西吕梁(孝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科教文化产业园区的“一区五园”发展格局。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展到78平方公里,目前全市90%以上的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园区。截止到年,开发区累计入驻企业户、高等院校3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户,占该市44.85%。开发区已经成为引领孝义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发展。科学确立“2+3”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打造煤化工、铝工业两个千万吨级产业基地,新型焦化产能突破万吨,氧化铝产能达到万吨,新型焦化环保技术水平国际一流,一批煤化工项目落地投产,传统煤焦产业加快绿色循环发展。引进一批高新技术和品牌功能农业项目,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年到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由74.1%下降为67.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3.4%上升为29.8%。
关键词蓝天、碧水、气清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紧紧围绕营造“碧水、蓝天、气清”的总体目标,大力度、全方位开展城乡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大力实施碧水工程。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投资余万元建成投运日处理3万m3设计能力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余万元建成日处理2.4万m3的城南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均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从年8月以来,投资1.2亿元,建成投运8个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7.1万吨/日。全市焦化企业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实现闭路循环或达标排放。
在饮用水安全保护方面,严格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划建设和新上项目审批,坚决关闭了城区所有自备水井,全部取缔了一、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所有污染企业,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
持续开展蓝天工程。立体治“尘”。持续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城区道路扬尘密闭运输制度全面落实。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近年来,先后取缔城区台燃煤设施;将63户煤燃设施全部改为清洁能源;加快集中供热覆盖面,城市供热面达到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93%;针对焦炉煤气排空污染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成立安达燃气管输公司,在煤化工园区与铝系新材料园区建立煤气输送管道,根本上消除了焦炉煤气排空污染;针对城中村、城边村散煤燃烧污染突出问题,确定“优先集中供热、因地制宜改气改电”的思路,去年以来,市财政投入万元,完成户“煤改气”工程;投入万元,完成户“煤改电”工程;户实现集中供热,合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户,超上级下达目标任务11.5%,同时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散烧煤污染问题。
强力治“气”。对不具备接入管道燃气用户的燃煤炉灶全部改为使用气、电、太阳能、空气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型餐馆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在吕梁市率先引进天然气,累计投资1.22亿元,铺设天然气管线66.96公里,新增管道燃气用户2.2万户,达到5.08万户,城市气化率由年的85%提高到目前的95%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气化孝义”。
全力治“脏”。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管理实现市场化运作。根据城市发展要求,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垃圾处理机械化服务程度和保洁水平。年以来,累计投资余万元,配备各类清运收集车辆余辆,配备垃圾箱、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1.64万个;投资5万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彻底治“乱”。引入市场机制,清理乱贴乱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蹲点包片、责人到人,规范市场卫生秩序;严厉查处建成区内乱搭乱建行为;加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严禁占道停放、乱停乱放。同时,对上述不文明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活动,农村卫生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造林绿化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着力构筑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把持续开展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举全市之力,久久为功、持久推进。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82%,人均公园绿地10.59平方米。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以大面积森林为基调,以园林精品为点缀,以园林式单位为依托,以道路河流绿廊为纽带,大幅提高城市绿量,大力实施绿肺、绿廊、绿景、绿环“四绿”工程。铺开总投资9.96亿元、全长12.9公里的孝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3.7亿元、建成占地5.47平方公里的孝河湿地公园,于年10月1日正式开园;投资4.6亿元实施了曹溪河、兑镇河、下堡河、城排渠等河道综合治理;投资5亿余元高标准完成30余条、总长公里新建、改造道路绿化和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形成了“绿地系统纵横通透、环境优良舒适”的现代城市园林格局。
推进乡村生态建设。突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个重点,大力实施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村镇绿化、企业绿化。重点实施了“百村百企百校”社会绿化和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环境村创建工程,最大限度扩大绿化效应,改善城乡。截止到现在,创建驿马乡、柱濮镇等7个省级生态乡镇,南辛安村、东庄村等27个省级生态村。年以来,政府累计投资13亿余元,带动社会造林投资6亿元,完成各类工程造林38万亩,完成核桃经济林建设50万亩,通道绿化1公里,绿化村庄个。
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近年来,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修复生态、治理地质灾害,特别是积极探索长效治理机制,从督促矿山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修复整治,政府投资针对突出问题逐步修复,启动13.25平方公里的西辛庄镇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在全省率先推进涉及个村近7.4万人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创造了经验路径。完成总投资万元的四大国有矿矸石山治理工程,启动总投资1.52亿元的水峪煤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并纳入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近期将开工实施。目前,采煤沉陷区正在积极向全面治理、根本治理迈进,到年将取得质的突破。
放眼望去,
满眼绿色、苍翠欲滴,
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孝义就像一个巨大的盆景镶嵌在三晋大地,
这便是众人眼中的“宜居幸福”!
本期编辑:张丽妍
本期摄影:张建益 赵 泉
来源:微孝义
点此发布孝义求职招聘房屋租售便民信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