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孝义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初,面临着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当时工业破产,农业凋敝,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市场混乱。因此,我们党用了三年时间,采取一系列措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日军侵占孝义后连年战乱,加之阎锡山政权横征暴敛,在孝义施行“兵农合一”“三自传训”暴政,孝义不少人背井离乡弃农外逃,当时流传的顺口溜有:“编组份地好,地里长满蒿”、“能学民国艺,不种民国地”等,阎政权统治下的孝义大片粮田荒芜,店铺纷纷倒闭,物价一日涨百次。年,每百元法币(当时流通的一种货币)可买耕牛两头,到年只能买两个鸡蛋,孝义人民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糠菜半年粮”的悲惨生活。孝义的国民经济跌入最低谷。
年9月,中共孝义县委、县政府建制恢复后,即发放贷,积极组织解放区人民恢复工农业生产。年7月,孝义县全境解放,中共孝义县委、县政府完整地实现了对孝义的接管,并从克俄村迁至孝义城,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统一财经制度,稳定金融物价
物价不稳,是旧社会遗留的一颗毒瘤。孝义解放初,由于国民政府大肆发行“金元券”(金元券1元兑法币万元)币值一落千丈,当时买1斤小麦需元,1斤小米需元。物价不稳,人心惶惶,严重影响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对此,县政府十分重视,年4月26日到5月1日进行了金元券的收兑工作,全县共收兑金元券万元,同年6月1日至翌年又进行了人民币与各解放区地方货币兑换工作,全县共收回西北农民银行币6.94万张,计金额.56万元,收回冀南币万张,计金额万元。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建立以人民币为唯一流通手段的统一的货币体系,进行了金银收兑工作,使金银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在“死宝变活宝,金银变肥料”的号召下,仅52年收兑黄金克,白银克,银元枚。
年3月,孝义执行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的决定》,开始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4月,县人民银行对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和国营企事业单位,核实其库存现金,超过限额者送存银行。各企事业单位之间交易往来和货款支付,除30元以下的小额开支外,须通过银行办理转帐结算。年,对全县现金收支较大的38个单位,加强现金收支计划管理,同时,控制粮、棉等主要物资的收购和调运,然后集中进行贸易。年,针对粮价直线上升的趋势,县粮食部门开始经营粮食,并委托农村供销社代购粮食,到年,共代购粮食吨。对军需、行政人员、贸易粮等实行供应,-年共计供应粮食吨,粮价渐趋稳定。年10月,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国内市场投机活动有所抬头,孝义境内花纱布等商品的物价有所波动,政府采取冻结资金,紧缩银根,大量调集商品投放市场等措施,年又委托供销社实行棉花收购,花纱布统购和价格调整,市场物价趋于稳定。
经过多方努力,迅速统一了财政收支,统一了主要物资的调度,统一了现金的管理。这三个统一,对于平衡收支,稳定物价,扭转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
年孝义全境解放时,有私商户。解放后,人民政府坚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通过提供贷款,原材料,组织来料加工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和发展私营工商业。从-年共发放私营贷款2.5万元(新币,下同),个体手工贷款1.2万元,合作事业贷款3,4万元。县工商联具体组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改善经营管理。年冬季,物资交流会成交额39,45万元,私营企业占到37.3%。在工矿、手工业方面,经过普查登记,初步改善了劳资关系,师徒关系;煤矿生产也走向正规开采,并有了新的发展,手工业生产由分散经营逐步组织起来,并提高了生产。经过调整,使私营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把私营工商业初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年,全县私营商业达到户,固定资产元,到年,仅城关、兑镇两地私营工业就有户,工业总产值达到.7万元。
三、农村互助合作和爱国丰产运动
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为了引导个体农业经济向着集体化方向发展,使农民积极、稳妥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年冬开始,县委、县政府就在农民变工互助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发动他们走组织起来的道路。并从政策上和物质上给予扶持。在发放农贷、支持打井,开荒、选育良种和推广农业技术方面都优先照顾互助组。互助组在全县很快发展起来并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到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5万公斤,基本恢复到战前(年万公斤)水平,经济作物由年的14万公斤,增长到73万公斤,互助合作运动在当时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
年4月,在全国农业爱国丰产运动推动下,县内5个模范互助组向全县所有互助组提出开展爱国增产竞赛活动的挑战,全县农民从人到户,从户到组,从组到村,开展了比爱国、比技术、比产量的轰轰烈烈的挑应战活动。三区吴景清组创造了棉花亩产籽棉公斤的高产纪录,五区武有章组旱地玉米亩产公斤……年,有7个互助组受到中央表彰,19个互助组受到省表彰。此外,受到中央和省表彰的还有名模范个人。
到年底,孝义的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原煤产量达到13.9万吨,比年增长5倍,棉布产量达到34.7万米,比年增长2.7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万元,财政收入达到.4万元,比年增长2倍。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
孝义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孝义文史资料》(年10月姚丽萍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