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症,指胃脘以下,脐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西医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两类。
临床表现
(1)患儿腹痛发作时,可见哭声尖锐及呻吟。
(2)腹肌紧张,重者面色苍白,出虚汗,精神差。
中医分型(1)寒痛:腹痛急暴,哭叫不安,常在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遇冷更剧,得热则舒,面色青白,或兼大便清稀,舌淡苔白滑,指纹色红。
(2)伤食痛: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矢气频作,腹泻或便秘。苔厚腻。
(3)虚寒腹痛: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缺乏,易发腹泻,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小儿推拿调理(1)寒痛
治则: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治法: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掐揉一窝风、拿肚角
(2)伤食痛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治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加减:呕吐者,加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发热者,加退六腑、清天河水。
(3)虚寒腹痛
治则:温补脾肾,益气止痛。
治法:补脾经、补肾经、推上三关、揉外劳、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
小贴士1、切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
2、注意小儿腹部保暖;
3、注意鉴别腹痛的原因,排除外科急腹症;对于蛔虫性腹痛,痛止后要驱蛔;
4、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上述腹痛症状,进行了小儿推拿调理而短时间内没有缓解,医院就诊;
5、以上小儿推拿手法,一定注意年龄范围,三岁以内作用良好,七岁以上作用较弱,三到七岁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