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新学期学生开学综合征

今天是年2月3日,癸卯年正月十三。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寒假即将结束,很快就要开学了!“开学综合征”,作为家长和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应对吗?

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每一个长假过后,在开学初,有很多学生会患有不同程度的“开学综合征”,时间会持续一两个周。那么漫长的长假后,怎么才能让学生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迅速收心,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呢?这成了摆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下边,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开学综合征”及其具体表现

“开学综合征”指的是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青少年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心理学家称之为“开学综合征”,又叫“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在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头晕、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他们生物钟被打乱,上课时候犯困、精力不济、无精打采等,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二、问题症结

(一)假期生物钟混乱。假期既长又非常轻松缺少组织性,一些学生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娱乐、吃饭、休闲、睡眠随心所欲,身心放松过度,行为过于懒散。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节奏落差太大,学生在生理上因过于快速的改变而不适应,心理上也难以接受,假期结束时,立刻进入学习状态,着实困难。

(二)教育指导不到位。学生出现“开学综合症”,折射出当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没有真正到位。学校的升学考试压力、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家庭教育管理放任等,才是导致学生“开学综合征”的根本原因。

(三)个人自律不严格。假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又缺乏运动,造成体质下降,精力下降。缺乏合理的假期计划,导致作业没有完成,引起内心的焦虑恐慌。假期每天网上时间过长,开学难以进行调整。尤其是寄宿生、性格内敛恋家的学生,面临人际压力、青春期情感动荡等情况,走进课堂,难免会有内心波动。

三、应对策略

“开学综合征”属于一种心理问题,在开学前期父母可以慢慢的和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对于有“开学综合征”的同学来说,不仅对他们有影响,对于家长、老师来说很烦恼。要想预防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就要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及时调整心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处理好。

(一)做好心态的调整

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良好心态是积极调整的最佳良药。只有情绪稳定,心态摆正了才能够有效执行学期新学习任务。焦虑最大的对手就是自信,家长的自信或焦虑会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只有家长对学生充满自信,才会有效降低乃至避免学生的各种不适应。与学生的身心健康相比,其他的都是浮云。

(二)生活习惯的调整

青少年假期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都比较混乱,在开学的前几天,家长务必要督促学生逐步将作息时间进行调整,调整到和学校作息时间一致。逐步模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态,调整生物钟,逐步形成最接近正常开学状态下的睡眠时间,为新学期翻开美丽新篇做好准备。

(三)学习计划的制订

作为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应新学期的学习,“重建掌控感”和“降低期望值”。寒假即将过去,打起精神重新规划新学期的学习、活动,对新学期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的实施、学习成果的评价等,自己要切实掌控,不打无准备之仗!家长要适当地降低对孩子学习上的期望值,给学生的能力评估要留有余地。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开学综合征”的同学不要羞于开口,在自己难以克服的情况下,倾诉和求助是必须的,不妨主动地找同学谈谈心,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从中加深情感联系。求助对象可以是室友、同学、家人、辅导员、心理专业人士。当然,如果长时间仍未缓解,就要及时报告老师、家长,寻求专业人士给予帮助,以期最快走出目前窘境。作为家长,与学生轻松愉快的聊一聊开学情况、班级同学情况、学校见闻等等,让学生在述说中得到一定情绪纾解也是必要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端和底线。

总之,“开学综合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家长和老师要多留意学生的精神状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尽快帮助学生摆脱“开学综合症”,开启新学期多彩的校园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yy/11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