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公布女,23岁,腹痛,恶心,呕吐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3岁,因腹痛,恶心,呕吐1周就诊于急诊科。患者否认排便习惯改变,无血便。无发热或体重下降。末次月经为3周前,月经周期规律,偶有痛经。

身体检查提示下腹部深部触诊轻压痛,主要在右下象限,无紧张或反跳痛。

血液检查无明显的血液和生化异常。尿妊娠试验阴性。

腹部CT在盲肠发现一个非梗阻性4.3×4.8×4.0cm的肿块(图A,箭头所示)。

结肠镜检查显示一个不规则、肉质肿块,侵犯约90%的盲肠内腔(图B)。

考虑到结肠镜发现,请结直肠外科会诊评估患者。由于病变的大小和患者的症状,决定施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标本反映出诊断(图C,箭头和星号所示)。

诊断结果: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结肠切除标本病理示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病变区域有椭圆形和梭形细胞及相关出血,符合间质成分(图C,箭头所示)。也有腺体细胞成分,伴有相关出血(图C,星号所示)。这些发现确认肿块为结肠内广泛子宫内膜异位伴出血。已经透过肠壁全层到达粘膜固有层。还发现3枚阳性淋巴结,为子宫内膜异位源灶。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随访观察中,她否认腹痛复发。随后就诊妇科,对其子宫内膜异位症进一步评估。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样腺体和间质浸润肠壁,至少到达浆膜下脂肪组织和肠神经丛的浆膜下部分。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发病率未知,但估计4%到37%的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部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更少见的,包括阑尾、盲肠和回肠。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与经血逆流理论有关。子宫内膜细胞能通过淋巴血管传播或经过腹膜腔种植在身体的不同部位[1]。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表现出周期性腹痛和骨盆痛,在月经期间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他症状包括腹胀、排便习惯改变、排便疼痛、性交困难及痛经。患者也可能无症状。有报道称患者因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阑尾炎、肠套叠或穿孔[2]。诊断和评估包括







































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北京哪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jx/3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