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上)
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2.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治疗。
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图1溃疡性结肠炎
图2克罗恩病
图3克罗恩病镜下改变
(N79~81题共用题干)
男性,24岁,间断性下腹痛、腹胀、腹泻1年余,腹痛常于进食后加重,排便后缓解,粪便呈糊状,一般无黏液和脓血,未进行系统性检查和治疗,3天来再次发作。查体:T36.5℃,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钡剂灌肠检查可见回盲部纵行溃疡和鹅卵石征。
N79A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克罗恩病
C.结肠癌
D.肠淋巴瘤
N80A下列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PPD试验
B.腹部B超
C.腹部CT
D.结肠镜及活检
N81A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肠穿孔
B.肠出血
C.肠梗阻
D.腹腔内脓肿
你的答案是什么?
1.克罗恩病多有腹痛、腹泻,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和黏液,肠镜可见纵行溃疡和裂隙溃疡,黏膜鹅卵石样改变,本例的临床表现及查体与此相符,故最可能诊断是克罗恩病(B对)。肠结核溃疡形状常呈横行、浅表而不规则(A错)。结直肠癌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C错)。如X线检查见一肠段内广泛侵蚀、呈较大的指压痕或充盈缺损,超声或CT检查肠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有利于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小肠恶性淋巴瘤一般进展较快。双气囊小肠镜下活检或必要时手术探查可获病理确诊(D错)。
2.克罗恩病的肠镜检查,可见纵行溃疡,黏膜鹅卵石样改变,肠腔狭窄或肠壁僵硬,炎性息肉等,病变之间黏膜外观正常,病变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故结肠镜及活检为诊断克罗恩病最有意义的检查(D对)。PPD试验常用于肠结核(A错);腹部B超和腹部CT常用于克罗恩病的常规检查而不是最有意义的检查(BC错)。
3.克罗恩病的病变可累及肠壁全层致肠腔狭窄,因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C对)。克罗恩病的并发症有:①肠梗阻(最常见);②腹腔内脓肿;③偶可并发急性穿孔或大量便血;④迁延不愈者可发生癌变(ABD错)。
医考王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