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厅吃饭时,有人习惯用纸巾擦拭下碗筷,这样的做法正确吗?在家里洗碗后,还需要用毛巾再擦一遍吗?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的习惯,有时却带来不卫生的隐患。
为了保护大家“舌尖上的安全”,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市商品质量促进会7月2日下午2点—5点,在龙岗区松柏天虹美食广场举行了“食品安全进超市”五进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膳食营养、食物中毒等知识分享,也有如何去辨别餐馆笑脸等级、如何正确洗手等实操性比较强的体验环节。其中更穿插了互动游戏,让市民在快乐的游戏中吸收知识,寓教于乐。
食品安全专家李微现场举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耐心教小朋友们“洗手操”,还纠正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错误习惯。在餐厅吃饭时,有人习惯用纸巾擦拭下碗筷,但纸巾会带来细菌,不能进行清洁,可以选择用水冲洗。在家里洗碗后,也没有必要用毛巾再擦一遍,毛巾也可能会带来病毒。
本次活动联合了松柏天虹商场,特地邀请了30个家庭做亲子游戏,小朋友们作为“食安小卫士”,与家长进行食安知识的互动。一位七岁的小男孩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兴致盎然地表示,他将通过今天的活动与学习,将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给身边的同学、朋友,让他们知道食品安全重要。
现场很多食安主题的小游戏也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比如膳食拼图,现场有5种食物类型的拼图模块,选手在指定时间内拼出完整的图案,就算胜利,即可获得精美小礼品一份。
科普小知识
关于食物过敏
国家标准确定的八类引起过敏的食物是:
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
2、甲壳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蟹等);
3、鱼类及其制品;
4、蛋类及其制品;
5、花生及其制品;
6、大豆及其制品;
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
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这八类食物以及含有这八类食物成分的食品都是主要的食物过敏原。
食物过敏反应的症状
一般来讲,食物过敏反应一般在进食后几分钟至一小时内发生,症状可持续数天甚至几周。
过敏反应症状包括:
?皮肤发红或皮疹
?咳嗽或哮喘
?嘴唇发痒
?头晕眼花
?脸,舌头或者嘴唇肿胀
?咽喉和声带肿胀
?恶心,呕吐或腹泻
?呼吸困难
?腹痛
?失去意识
进食后若出现以上症状,就要高度怀疑是否为食物过敏,并立即就医诊治。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目前,食物过敏尚无有效根治办法,但生活中加以注意是可以防止的。预防食物过敏,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进食引起过敏的食物。有些致敏物营养价值很高,也可变换一下吃法,比如,不能喝牛奶,可以改为喝豆浆,不能吃炒鸡蛋,可以改为煮鸡蛋。过敏患者对于明确会引起过敏的食物一定要忌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自身健康。
编辑整理:深圳食事药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目前,深圳市已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创建时间从年10月-年9月。创建工作将围绕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食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工程等开展。通过创建,将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