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术室发生了怪事,一位患者胆囊中,取出了很多“小田螺”一样结石,大大小小几十颗。
出现上腹部疼痛未引起重视
而生产“小田螺”结石主人是54岁的吴女士。
吴女士身体一直很好,又快到退休的年纪,再也不像早些年那么紧张,工作也开始交接,只等回家好好享福了。
可吴女士也有自己的烦心事,最近一年消化一直不太好,而且上腹部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由于休息后疼痛能缓解,所以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今年母亲节吴女士的女儿、女婿回家看望她,刚好吴女士上腹部疼痛又出现了,医院做个全身检查。
医院诊室,医生拿着吴女士的B超单,告诉她患了胆囊结石。
住院后吴女士接受了“CIT多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取出了大大小小几十颗“小田螺”样结石,术后5天吴女士出院。
胆结石不嵌顿往往无明显症状
胆结石是成年女性的多发病,发病率达12%,而且4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达20%。
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中,胆石症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是普通人群患病率的10倍。尤其是女性、肥胖、40岁以上、饮食过量或不吃早餐、多产妇女,更易患上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也不会产生症状。
但当进食油腻食物或饱食、劳累后胆囊收缩,或者睡眠时由于体位的改变,胆囊内的小结石如果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会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和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胆囊结石不治疗易诱发胆囊癌
虽然胆结石发作时痛苦异常,但平时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患者很长时间不会去 临床上约有1.5%—6.3%的胆结石患者会发展为胆囊癌,而一旦发生癌变,则预后非常差,5年生存率不到5%。
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可导致胆囊黏膜上皮增生,而不典型增生就是由单纯上皮增生演变而来,原位癌多伴有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甚至可引发浸润癌。
大量临床调查数据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而且结石的直径越大、时间越久,癌变的几率就越高,有胆囊结石者发生胆囊癌变的危险性,比无胆囊结石者高出6—15倍。
如果您有胆结石、胆囊息肉相关方面的疑问,您可以将内容拉到最下方,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连线专家进行在线咨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