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午临下班前,来了一名急症患者,是一位30岁的年轻女性,突发腹痛4小时余。
经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停经41天,今晨同房后突然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门诊尿HCG阳性,彩超提示宫腔内环无回声,妊娠诊断成立。右附件区包块伴盆腔积液,入院后后穹窿穿刺抽出的是鲜红色的不凝血,高度怀疑是由妊娠黄体破裂引起的腹腔内出血。
患者情况危急,且无生育要求,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果然,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积血伴凝血块,右侧卵巢增大约8*6cm,其上有一破口长约4cm,不断地有鲜血流出,清理卵巢内积血时发现了一枚黄体,大小约2*3cm。于是清除黄体后进行卵巢修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不是宫外孕也会大出血?大家肯定很疑惑吧?那么什么是黄体?黄体为什么会破裂呢?跟着医生来看看吧。
什么是黄体
卵巢排卵之后,卵泡塌陷和出血而形成血块,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则肥大、增生,逐渐形成黄体。
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被称为黄体期,非妊娠状态下,黄体在2周内逐渐演变为“白体”,通过机体缓慢吸收,回归为卵巢组织的一部分。正常妊娠情况下黄体可以持续存在,分泌孕激素维持孕期前3个月子宫的稳定状态。
黄体破裂原因
黄体逐渐长大,有的会出现有黄体囊肿的现象发生。无论是黄体本身,还是黄体囊肿过度膨大,受到局部严重的碰撞挤压造成损伤,就会出现黄体破裂的现象。黄体破裂原因有自发性和外力性两种。
1.黄体在发育过程中,血管增生活跃,而黄体的弹性较差。一般先在内部发生血管破裂出血,使黄体内压力增加,继而引起黄体破裂出血。在发生盆腔炎症、卵巢充血或凝血机制异常时也可引发黄体破裂。
2.受外伤、妇科检查挤压、排便或性交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其中尤为常见的就是性交。性高潮时女性盆底部肌肉痉挛性收缩,使卵巢内的黄体压力升高;如果同时男方的动作过于猛烈,则容易发生黄体破裂。
如果病人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出血量比较少,大多数的患者可以自行吸收;但是对于出血量比较大的患者来说,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出现大出血的风险。
如何预防黄体破裂
黄体最容易破裂的是黄体后期,也就是在月经来前一周左右。在此期间,女性要注意自我保护,运动要适度,不要提太重的东西。如果患有咳嗽、习惯性便秘等疾病,要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在这一特殊时期同房,男方的动作请轻柔些,如果房事后女方出现下腹剧痛,绝不可麻痹大意,医院就诊。
最后特别提醒一下:为了身体健康,女性最好不要过度减肥,因为体瘦的女性更加容易发生黄体破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