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享一诊二方治疗慢性荨麻疹一例

为什么白癜风要光照 http://m.39.net/pf/a_9272249.html

导语:本案患者慢性荨麻疹四年余,发则瘙痒难忍,观其脉证,发现其表位风寒不解,里位太阴阳明夹杂,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我们要如何去辨证处方?且看下案:

首诊医案

患者:招某某女34

时间:年11月24日

主诉:慢性荨麻疹四年余

刻下:周身时起风团、瘙痒,四肢明显,遇冷及情绪不佳时加重。

怕冷,怕风,无怕热,汗出不多,无明显食汗、盗汗,汗后身凉;无头晕头痛头胀,无颈项腰背不适,手足无麻木,无耳鸣,无鼻塞流涕;心慌胸闷、气短,眠差,易醒,醒后难复睡,梦多纷纭;记忆力下降。

口干不苦,饮不多,喜饮冷、饮冷腹泻,纳一般、喜食咸,稍泛酸嗳气,无腹痛腹胀,腹部及小腹发凉,肠鸣不频,大便日1次,干稀相间,无粘腻,排出顺畅,小便色微黄,无频急灼热,夜尿0次。

月经周期26-30日,经期5-6日,量少,色稍暗红,血块,经期小腹痛甚、右少腹灼热感、发凉,经来腰酸痛;白带见红。

查体:脉细弱,手凉潮,舌红嫩苔薄润,下睑淡白边红,腹按薄拘,下肢甲错、血络;面部血痤。

分析与处方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中风伤营

太阴伤血血少里寒里虚轻水饮

阳明里热里燥轻里结外燥外结

约分:

伤营+里寒虚淡饮+火证

分析

表里观:患者荨麻疹四年余,所及所苦在上焦表位,同时表位还有怕风冷、汗出身冷,眠差等风寒困束和营卫不和的表现。里位口干喜冷是阳明虚热转实,食冷腹泻、腹冷、纳欠佳、时泛酸,是太阴里寒虚。心慌胸闷、气短,是里虚引起的气水上逆所致。综上患者是表里合病,以表为所急所苦。

津液观:患者下睑淡白边红、腹按薄拘、例假量少,是津液不足,其温煦固摄功能失司、风寒入中,故怕风冷而手凉潮;津液濡养润降不足、虚热内生,故口干饮冷。

正邪观:患者太阴里寒虚、津液不足是虚,同时有里位火热、表位风寒不解是邪实,所以患者处于正虚邪实的状态。

处方思路:经过三观分析,我们发现患者的病位在上焦表位的风寒入中,津液局部凝滞故而风团瘙痒,那么我们需要发散表位。但同时患者又有津血的绝对不足,体现在下睑淡白、月经量少,需要补益津血。单纯解表则津液亡失,不但表不得解,更会虚其里位使得表邪入里;单纯补益则邪气不得透发,犹如抱薪救火,终是徒劳无功。所以我们要滋养与发散并用。

患者表位以寒为主需要辛温发散,可以排除甘温补益的黄芪,津血不足所以不用麻黄,所以我们要在桂枝方阵中找一张能够滋养津血、解散表寒,同时兼顾轻微虚热转实的方子,方一我们选择肘后桂枝栀子当归散,方中桂枝辛甘温,能够解散表位风寒;当归和清酒可以补益营血,同时二者都具有甘辛、温之性味,其中甘温可以补中,辛温配伍能发散表寒,恢复津液的温煦固摄功能;栀子苦寒升散,可以兼顾阳明层面的里热和外结,同时他还是火药中的水药,可以兼顾到太阴淡饮层面;综上,整个方子以血痹法为核心,滋养津血的同时能够顾及风寒入中及虚热转实。

方一以补益为主,那么方二我们要以发散为主,津血经方一得到补充,故而方二我们可纳入麻黄,选择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中青龙法能够很好的解散表寒,解肌法能够照顾到阳明层面,同时方中含有大半个生姜甘草汤方干,能够补中制下,解决患者里寒虚淡饮的病机。

处方

①肘后桂枝栀子当归散

疗卒心痛方又桂心散方

桂心当归(各一两)栀子仁(十四枚)

上三味,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五服。亦主久心痛,发作有时节者。忌生葱。

②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十八铢(去皮)芍药十八铢麻黄十八铢(去节)甘草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各15剂,5-5交替服用

患者反馈

整理:郑茗泽

医生介绍

想好好学习

可是总是错过我们的消息?

加上星标

第一时间找到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futonga.com/ftyy/9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